什麼人贊同!就像大宋想強大,蒙古騎兵鐵定不樂意。不要緊,用機槍全掃死,就都乖了。就像蒙古人拿火藥炸歐洲人一樣。別說不高興,因為蒙古人喜歡屠城。
這件事看似很荒謬,但這就是事實,是帶著這個殘酷時代的真理。如果回過頭再想曾經那個時空,某個國家可以成為世界警察,難道僅僅是因為它的經濟與軍事或者政治,其實不過是皮毛之相而已。
科技才是唯一的立國之本!
就像他已經可以預料到,趙伏波和他的手下到了歐洲,一定會有許多國王又或者貴族們不大服氣,他甚至已經猜到他的學生會如何做了。而最可能的做法就是拔出槍套裡的手槍,頂著對方的腦袋一扣。
就這麼簡單,別說你是教皇,又或者說你信仰上帝,對他的學生來說這全都沒用。尤其在他掌握了真正超前的武器時,這已經是唯一結論!為了讓趙伏波變得更仁慈一些,他只好希望師雪容能夠對趙伏波多產生些影響力。
可現實是,宗教面對手槍時,屁都不如!
別人也許不會相信,這時代的多數人不敢相信,但馬丁知道的清清楚楚!就算是教皇,又或者說哈里發,不管什麼人都擋不住爆頭,除非真的出現神蹟。而他的學生,又偏偏是一個嗜殺的人,這一下恐怕歐洲要血流成河了。
“不行,倘若要是裝備起他的大宋羽林軍,恐怕子彈的數量就是一個絕對讓人頭痛的事情。我想最多500人,不然他們帶的子彈一定不夠用的!”
這就是趙伏波會帶到歐洲的軍隊,500人用步槍、手槍裝備起來。另外500人,則完全是炮兵與輜重兵。他們共操縱25門弩炮。以及大量用來運送彈藥與補給物資的四輪。大車。
縱然現在的索科特拉島生產步槍,也能達到一個用300支左右,子彈每天也幾乎有2萬發的進帳。但馬丁知道,這些東西不積攢足夠的數量,根本不足以進行決定性的戰鬥。
比如說回到大宋去,那需要的軍火數量,恐怕要存好多年才成!
“唉,管不了那麼遠的事情,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辦好吧!”
想著這的時候,馬丁從自己的房間向外望去。倘若被一個與他同時代的人看到的話,會以為這是一個小縣城。一些10層的樓拔地而起,那是熟練工人們的住所。雖然他們沒什麼學問,但作為手藝人總算是合格了。除此之外,街上有人在指揮交通,四輪馬車跑在三合土的硬質路面上。
而馬丁自己所在的地方,被稱為中華科學院。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咱們下章再說!
2章 中華科學院
中華科學院,這是馬丁在索科特拉島建設的最宏偉的建築。從天空望去,白色的建築,極其醒目的矗立在大片的綠地中央,外形像飛碟一樣,是個白色帶著斜面的,直徑150米的圓盤。
關於飛碟,最少馬丁還沒有聽見有誰告訴他什麼傳說。儘管如此,這個模樣的建築,也夠引人注目了。
外側的傾斜面有著窗戶,可以儘量利用索科特拉島經常出現的晴好天氣。那裡是學者又或者他們的學徒,查閱資料或者學習的地方。
內部是學者們各自的工作室,這是馬丁採取的新的管理方式。即由趙伏波從各地“挖掘”來的學者們,領著具有初中水平的年輕人,進行他們各自的研究。工作室分為十級,以各自的成就為工作室的等級。
等級越高,就越受到資金、查閱資料的許可權等等的限制。
學者們研究的資料有古希臘、古羅馬、大宋的技術以及馬丁編寫的初中“數理化”教材。不能不說,這些對於科學痴迷的學者們。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發揮出了他們全部的潛能。
這些來自整個阿拉伯帝國以及十字軍中的學者們,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初中“數理化”的學習,隨後他們研究的方向就會轉向高中“數理化”知識。只不過這些知識被馬丁定義了一下,是被秦始皇焚掉的“中華史前文明”。
透過學習,學者們已經可以使用馬丁熟悉的,現代科學的表達方式來交流。例如數字、字母符號等等。
中華科學院的建築入口,在整個建築的下面。一長串樓梯,就好像科幻片裡飛碟的艙口一樣。整個建築的外圍,還有兩道圓環一樣的由兩層樓房構成的“圍牆”。
外面那一道乾脆就是兵營,靠裡面那一道則是學者們的住處。雖然不像我們現代的房間那麼豪華,但在這個時代裡,無疑已經是早高階的居住水準了。
馬丁對於學者的定義,並不僅僅單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