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尾,隱土之北,太行王屋兩座山不平,他就想不起滅佛一事,忙忙碌碌,子子孫孫,全部浪費在挖山石上。張道陵化身智叟,想點醒小童,無功而返。”
觀世音菩薩明白,太上道祖身邊的童子殺不得,定是釋迦摩尼佛矇蔽了小童記憶,以移山之事牽住小童,道:“佛門如何應對孫悟空所闖之禍?”
釋迦摩尼佛道:“既然太上道祖想送個徒弟給我,我為何不收下?將孫悟空渡入我佛門,走走過場,成就菩薩佛位,讓眾生明白,入我佛門,成佛成祖,入他道門,養馬看園,何愁天下不歸心?”
觀世音菩薩道:“此舉貶道揚佛,甚是可行,只是孫悟空為五靈根之一,道門如何肯放手?”
釋迦摩尼佛慈悲一笑,低聲與觀世音菩薩說了幾句話,菩薩點頭領命。
菩薩正思忖間,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竟然勝過了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何將下去相助?”
言未畢,觀音合掌啟奏:“陛下寬心,貧僧舉薦一神,可擒這猴。”
玉帝道:“所舉者何神?”
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玉帝聞言,不明觀世音何意,即傳調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齎調。
那鬼王領了旨,即駕起雲,徑至灌江口,不消半個時辰,直至真君之廟。早有把門的鬼判,傳報至裡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
二郎即與眾弟兄,出門迎接旨意,焚香開讀。旨意上雲:
“花果山妖猴齊天大聖作亂。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十萬天兵,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圍山收伏,未曾得勝。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妖猴是誰,楊戩心裡自然明白,心中大喜,暗贊孫悟空好能耐,也不去管玉帝是以九五至尊的身份請兵,還是舅舅的身份請兵,有心助孫悟空脫困,道:“天使請回,吾這就去拔刀相助。”鬼王回奏不題。
二郎神即喚梅山六兄弟,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聚集殿前道:“適才玉帝調遣我等往花果山收降妖猴,此猴也是我結拜兄弟,還在你們之前,你們當稱之為孫二哥,一起同去,助他脫困。”
眾兄弟俱欣然願往。即點本部神兵,駕鷹牽犬,搭弩張弓,縱狂風,霎時過了東洋大海,忽見一陣煙霧襲來,將眾人籠罩在其中。
金色煙霧停留在東海之上,隱約之間傳來刀劍相交之聲,許久之後,聲音漸漸停息,楊戩及眾兄弟徑至花果山。
眾人離開之後,金色煙霧化作一道流光,朝西邊飛了去。
楊戩眾人到了花果山之上,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不能前進,因叫道:“把天羅地網的神將聽著:吾乃二郎顯聖真君,蒙玉帝調來擒拿妖猴者,快開營門放行。”
一時,各神一層層傳入,四大天王與李天王俱出轅門迎接。相見畢,問及勝敗之事,天王將備陳一遍。
楊戩心道,好個孫悟空,果然有幾分能耐,笑道:“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列公將天羅地網,不要堵了頂上,只四圍緊密,讓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只請託塔天王與我使個照妖鏡,住立空中。恐他一時敗陣,逃竄他方,切須與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天王各居四維,眾天兵各自排列陣勢,讓頂上讓了開來。
楊戩領著四太尉、二將軍,連本身七兄弟,出營挑戰,分付眾將,緊守營盤,收全了鷹犬,眾草頭神得令。
楊戩只到那水簾洞外,見那一群猴,齊齊整整,排作個蟠龍陣勢;中軍裡,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
楊戩瞧見,道:“那潑妖,怎麼稱得起齊天之職?”
梅山六弟道:“且休讚歎,叫戰去來。”
楊戩也曾來過花果山幾次,故而營口的小猴,也認得楊戩,急忙去報知孫悟空。
那猴王即掣金箍棒,整黃金甲,登步雲履,按一按紫金冠,騰出營門,急睜睛觀看那真君的相貌,是當初在桫欏國並肩戰殭屍的楊戩。
楊戩背對諸多天兵天將,悄悄對孫悟空使了個眼色,讓孫悟空假裝不識,待會再敘。
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