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裡打的好的進省,省進中央。

這樣層層選拔出來的尖子中的尖子,代表國家,一次次包圓了奧運和世乒賽的金牌。但是請注意,乒乓球打得好的是尖峰上的那些運動員,不是中國的老百姓。

那些從小打球而沒有進省隊國家隊又耽誤了學業的小孩,連個謀生手段都沒有。

世界看到的是中國的運動員乒乓水準多高多好,而中國老百姓會不會打乒乓球,誰也不知道。

所有的奧運體育專案都是如此。國家出巨資把體育天賦好的人全集中起來,連選拔帶訓練,然後讓他們代表國家去爭奪“榮譽”,拿下了榮譽和金牌了,中國就成了“體育大國”了。

少部分運動員“代表”了中國人的體育素質,至於絕大部分人的體育素質和身體狀況——誰管呢!多少大學“城”裡連個象樣的操場都沒有。

說白了,中國人幹得就是“面子”工程,裡面爛沒爛,大家心照了。

中國電影的一貫指導方針,也是如此,而且應該說,尤其是如此。

國家撥錢搞電影學院,搞學術交流,培養出一代代電影專家。中國人搞紙面工夫是一流啊,在國際上發表論文,震驚了世界——這是祖國的“榮譽”問題啊!至於這些論文老百姓看得懂嗎?誰在乎?居然考慮這麼幼稚的問題,太膚淺了!

所謂的純藝術路線,說白了,就是要電影家去拿獎。什麼戛納、威尼斯,什麼金棕櫚、金熊銀熊,全拿一個遍,就象運動員拿金牌一樣。

拿到了,中國電影就世界領先了,至於老百姓有沒有電影看,誰去關心這種愚蠢的問題?

面子最重要,表面的風光和“聲譽”,當然比小民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來的重要——這就是“上面”對中國電影的要求。

君不見,世界所有電影節,只有金雞獎才會出現兩個影帝、兩個最佳導演的奇觀,為什麼呢?

不能光憑藝術啊,要講覺悟的嘛。中國的電影節,理所當然的除了藝術成就最高的電影之外,每年都要給“主旋律”留個席位。主旋律電影不拿獎,還談什麼藝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