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宋代柘枝舞之大概初未之知,後得讀王靜安先生《唐宋大麴考》,乃悉史浩《峰真隱漫錄》卷四十五有柘枝舞大麴,欲識宋代柘枝舞之梗概,此蓋為僅存之文獻也。
王先生亦疑柘枝出於柘支,餘說與之暗合,深引為榮。《峰真隱漫錄》柘枝舞大麴,茲抄錄如下(文津閣《四庫》本《峰真隱漫錄》論柘枝舞有殘闕,茲依《強村叢書》本):
※虹※橋書※吧※BOOK。※
第32節:附錄一 柘枝舞小考(3)
柘枝舞
五人對廳一直立竹竿子勾念
伏以瑞日重光,清風應候。金石絲竹,閒六律以皆調;佅兜離,賀四夷之率伏。請翻妙舞,採奉多歡。鼓吹連催,柘枝入隊。
唸了復行吹引子半段入場連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
適見金鈴錯落,錦帽蹁躚。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紅綃之麗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國之人。宜到階前,分明祗對。
唸了花心出念
但兒等名參樂府,幼習舞容。當芳宴以宏開,屬雅音而合奏。敢呈末技,用贊清歌,未敢自專,伏候處分。
唸了竹竿子問念
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獻呈?
花心答念
舊樂何在?
竹竿問念
一部儼然。
花心答念
再韻前來。
唸了後行吹三臺一遍五人舞拜起舞后行再吹射鵰遍連歌頭舞了眾唱歌頭
□人奉聖□□朝□□□□主□□□□□留伊得荷雲戲幸遇文明堯階上太平時□□□□何不罷歲□徵舞柘枝。
唱了後行吹朵肩遍吹了又吹撲胡蝶遍又吹畫眉遍舞轉謝酒了眾唱柘枝令
我是柘枝嬌女□,□多風措□。□□□,住深□□,妙學得柘枝舞。□□□頭戴鳳冠,□□纖腰束素。□□遍體錦衣裝,來獻呈歌舞。
又唱
回頭卻望塵寰去,喧畫堂簫鼓。整雲鬟,搖曳青綃,愛一曲柘枝舞。好趁華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煙霧。蟠桃仙酒醉昇平,望鳳樓歸路。
唱了後行吹柘枝令眾舞了竹竿子念遣隊
雅音震作,既呈儀鳳之吟;妙舞迴翔,巧著飛鸞之態。已洽歡娛綺席,暫歸縹緲仙都。再拜階前,相將好出。
唸了後行吹柘枝令出隊
此種柘枝舞用五人。據日本今村鞆氏《日鮮支那古代打球考》,則高麗打球樂中實有一人手持竹竿,得籌與否,由竹竿以為指揮。大約竹竿子即因其持竹竿而得名也。至於花心不知果作何解釋?《真隱漫錄》除柘枝舞而外,尚有采蓮舞、太清舞、花舞、劍舞及漁夫舞,體制與柘枝舞約略相同。竹竿子在採蓮舞、太清舞、柘枝舞、劍舞中俱有之。花心則見於採蓮舞、太清舞、柘枝舞;為由五人組成之舞隊。花心大約即舞隊本身之領袖;而起舞遣隊之責,則由竹竿子任之,如今日樂隊之指揮然也。起舞之前或唸詩一首,或駢語數聯,繼由竹竿子與花心設為問答之詞,然後正式起舞,〃舞者入場,投節制容〃,是為入破。入破以後,由竹竿子念七言詩一首或駢語數聯遣隊,於是樂止舞停。日本所傳唐代舞樂,分為序、破、急三段(參看源光圀《大日本史·禮樂志》)疑宋代大麴中之柘枝諸舞,其節奏仍如是也。
柘枝舞在唐代本屬教坊,柘枝詞因舞而起;至宋猶存於樂府之中,其佚當在元宋之際;自是以後,唯於詞曲中存柘枝令之牌名而已。詞興而大麴亡,諸宮調院本興而詞亦衰。較近於民間藝術之劇曲一盛,則煩重之樂舞歸於消沉,終至滅絕,亦固其所也。
附記 本篇初稿曾載於《清華週刊》第三十七卷第十二期,茲略加修正,附於本篇之末。
※虹※橋※書※吧※BOOK。※
第33節:附錄二 盩大秦寺略記(1)
附錄二 盩大秦寺略記
關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地點之有盩厔、長安及盩厔長安間三說,討論者甚眾,毋庸贅述。茲唯將盩厔之大秦寺,就餘等尋訪所見及者敘其梗概如次。世有繼往者或不無微補焉。
盩厔縣位於南山之陰,縣治距西安一百五十里。大秦寺則在樓觀(今名樓觀臺,即古崇聖觀地)。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餘與徐森玉、王以中、劉子植三先生同車西行,思去盩厔一訪大秦寺遺蹟。早發西安西門,偏西南行四十里斗門鎮,二十里大王鎮,入鄠縣境;二十里澇店,入盩厔境;二十里尚村,二十里終南鎮宿。次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