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主要有撣國(今緬甸),主要人口為驃人和孟族,各過二十萬人。真臘國(今束埔寨),國王剎利多字,有人口過三十萬至六十萬之間。查未實。
大國有扶南,在華夏三年初,範蔓娣有子,名範旃,篡範蔓自立為王。並遣人先詐騙太子金生,然後殺金生。
初泰六年初,佔族人區連殺死漢朝日南郡象林縣令,遠大漢而獨立,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越南中部)。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佔婆國。
劉協翻了翻軍機上遞來情報,考慮徐庶可能遇到問題,毫無疑問,首先是溼熱和病疾,其次是象兵。
徵南軍大體都是丹陽兵,對這種溼熱也有辦法,軍備院也早已經安排大漢帝國的醫師研究溼熱之地容易爆發的疾病,也調撥了兩百名醫師到徐庶帳下聽調,統一歸屬後勤軍。
象兵在強弩面前問題也不大,為了以防萬一,劉協還是將甘寧的精武營、高順德陷陣營調撥過去,從昆州(蜀州分開的新州,今貴州和雲南部分地域)駐防軍中抽調善於叢林山地作戰的南山族士兵前往南海郡。
南海郡本地也抽調大量精兵準備隨同作戰,主要的集商社也開始從瀛州撤離,但他們不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他們承擔一個更血腥的作用——奴役本地土著。
統帥府的糧草軍備也正式估算完畢,將整個平定泰州經費定為六十五億軍費,遠遠高過瀛州,主要的考慮也是當地分散作戰的方式。
劉協也很擔心大漢沉溺到平定泰州的戰爭中,一旦這些土著分散開,想要徹底剿滅就很困難。
在劉協心中有一個比例非常重要,那就是七比三,無論如何漢人在新佔領的疆域一定要達到七成人口,才能慢慢融合其他民族,最終只留下漢族,即使有少數部族,那也必須讓他們退到深山之中,在深山中退化成一個封閉的種族,只有這樣的拓展,大漢疆域才可能真正維護下來。
徹底的屠殺似乎太恐怖,也沒有必要,但只要有商軍在,就可以採用一個更美妙的辦法,可以讓整個南亞土著都逐步消失,而漢人可以繼續儲存實力的辦法。
華夏十四年冬,徐庶接到劉協的令函,他要親自到南海郡督軍,徐庶非常困惑,不明白劉協怎麼突然又要親征了。
郭嘉笑道:“泰州之地何等重要,一旦得到之後,就是兩個荊州之地,單論水土,未必比荊州差,據太學府的估計,這裡將可以進行一年三季稻的種植,也許只要建設好一個泰州,整個大漢帝國的實力就可以跨越一個很大的臺階,而且泰州土著的戰爭特性是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皇上能不焦急嗎?”
徐庶微微點頭,道:“皇上親自來也好,我心中也沒有底,反正京城之中讓他操心的事情就不多,大多數事情只要治略府和御府就可以處理,統帥府有參謀院在,日常的事情也不需要他擔心!”
他把令函交給郭嘉,道:“這一次聖上可帶著皇后和喬貴妃,皇子劉逸一起過來的!”
郭嘉何等精明,聽徐庶說到“劉逸”時候,故意把語氣加重幾分,深思片刻,小聲道:“皇上是要把次皇子培養起來。準備親自教授他了,才把他帶到身邊!”
徐庶把令函燒掉,不再給其他人看,道:“皇上之才何等淵博。便是太學府中又有幾個院士能夠相比,只要教授三年,劉逸能夠學到皇上三成的本事。統管天下就不是問題!”
幾乎是同時,荀彧、蔣琬、胡昭等人才得知劉協打算親征泰州,慌忙前來晉見,劉協正在和陳群商量國子策的細節事宜,聽說他們求見,和陳群笑道:“看,勸駕的來了。”復和王熙道:“讓他們都進來吧!”
片刻之後,荀彧匆匆領著十餘名朝廷要員進入玄機閣,劉協笑道:“今天有什麼大事嗎。治略府的要員可都到了朕這裡了呀!”
荀彧急道:“聖上又要作何打算啊,為何突然決定親征泰州啊!”
劉協笑道:“朕不是要親征,只是前去督軍。也不會上陣,諸位不用擔心!”
荀彧道:“有徐庶和孫堅在,征伐泰州絕非難事!且如今北方剛進入治理之期,聖上還是留在京城好一些。”
劉協笑道:“諸位都在京城,朕倒沒有必要一定留在京城。這些年朕也沒有過問朝廷的治理嗎,只要治略府和御府各為官員按職處理日常的事務,也沒有什麼事情要朕操心的!”
復又道:“文若啊,朕的《治國論》你到底看了多少啊,朝廷的事務,朕不過問,朕只看成績,你們做的怎麼樣,統計者每年都有資料能證明,現在看來,都做得很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