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朱元璋逃到一個農戶家裡,又飢又餓,幾天沒吃東西了,農婦見狀,把自己家僅有的凍白菜梆子和一凍豆腐,還有撿來的土豆,一起放到鍋裡燉了,朱元璋飢餓之極,狼吞虎嚥,把一鍋熱乎乎的亂燉都吃了,頓時渾身暖和過來,恢復了精神,覺得吃得從來沒這麼香過,就問“吃的是什這麼好吃?”農婦不好直接說,就編排說道是:“珍珠翡翠白玉湯”。
就這一鍋的大雜燴,竟然會使後來做了皇帝的朱元璋還對這農婦念念不忘(沒別的意思哦,朱元璋的老婆馬大腳家教很嚴的)。
還是那句話,錦上添花,永遠不及雪中送炭會令人感恩。
“百姓者,不易爾!”韓非嘆了一口氣,高聲說道:“諸位鄉親,不必如此,此乃本將軍當做之事!只是,這次本將軍外出歸來,所攜有限,卻是不能連續的幫助各位了!若是諸位有心,待吃過飯食後,可出宛城,前往冀州,其他的本將軍不敢保證,但是,只要能付出辛苦,吃一口飽飯,卻是沒問題!當然,遊手好閒者,就不要去了,這樣的人,到哪裡,都是不好過活!當然,本將軍相信,本將軍眼前的你們,都是勤勞之人,那,還怕什麼?”
“全聽將軍大人之意!我們今夜就趕奔冀州……”流民大喜,連連叩頭,這,讓置身絕地的他們,又生出一絲希望。
本來,他們逃到荊州,以為能有個安定的生活,可哪想……
將軍大人不錯,那冀州想來也差不了,不若再折回去,或許,還有生存的希望!
好死還不如賴活著,更何況,現在的他們,連個體面的死法都難。
望著那連連呼喊著“去冀州嘍……”的流民群,張機頭,也是感慨頗深。或許,這天也只有韓非這樣的仁主,才會如此大包大攬的將流民囊括入自己的治下吧(在張機看來,韓馥的還不就是韓非的,畢竟就那麼一個兒子)!也只有韓非這樣的大作為,才能更好的造福四方百姓。如此看來,自己跟隨他,醫治的人群將更為廣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難怪,年紀輕輕,就闖下了這般的聲名。
這一行人裡有了張機的家眷和藥徒數人,韓非卻是連租了兩個靠在一起的別院才勉強將眾人全數安置下。卻又吩咐下去,藥材和書簡一律不下車,他想著明天就找張機的老師,郭嘉的病,一天沒有著落,就如同紮在他心頭的一根刺一般!
待一切都安頓下來之後,韓非再命侯三拿了自己名刺,跑去太守府裡投上,想那太守本事一般,腦子又笨,也似一個趨炎附勢之人,再加上自己的身份,估計會屁顛顛主動來見自己。
侯三雖然年幼,出身不好,但一張嘴卻是能說會道,這種事交給他比給大大咧咧的典韋和黃忠卻是要放心多了。誰知道這兩個傢伙,會不會看太守不順眼,順手給喀嚓了!
雖然已經過了大食之時,應該是晚上六、七鐘的模樣吧,但是那太守聽說大漢龍驤將軍已至,居然真的跑來,那個時候。呃,好象從古至今,都是看重對方身後的背景吧?這太守不顧自己年紀一大把。且是朝庭正式任命的太守,顛顛的跑來見韓非。一見面,話還不曾說一句,“撲通”一聲竟給韓非跪了下來。
古代,看一個人的官大還是官小,主要是看其的俸祿是多少,一地太守。俸祿為真兩千石,而所謂的龍驤將軍,是雜號將軍中的一個。同樣的,俸祿為真兩千石,如此說將起來,這太守與韓非的官職是等同的大小。斷無見面下跪之理。
只不過。韓非的背後,那可是一州之牧,身份,登時顯得不一樣了。
“見過太守大人!”雖然看不起眼前這人,但是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做的。韓非見這宛城太守挺著彷彿六月懷胎的大肚子,時已早春,宛城的天氣還是很寒冷,可這位一張肥臉上一腦門的油。顫巍巍的掛著不掉下來。
“不敢當不敢當,韓龍驤一向可好?小的聽聞將軍在虎牢關前迎敵。卻怎麼到了小人的地方,也不使人通知一聲,小的也還帶人迎接一番!”宛城太守頭哈腰,一臉的奴才像,只差向韓非叫聲爹了!
估計,韓非同意的話,這大胖子還真能做的出來!
難怪歷史上張繡取宛城那麼輕鬆,有這樣的人在,想不輕鬆都難啊!
劉表用人不當啊!
韓非心中道,治下一方太守,尤其還是宛城如此重地,竟然是如此人物,實在不配他歷史上的名聲!或許,真如歷史說的那般,劉表對荊州的掌控力度還不夠吧。韓非心內鄙夷,面上卻笑道:“一些私事而已,去了趟長沙,歸來途中,見天色已晚,故進城休息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