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部分

王姻看了一眼躺在公主身後榻上的小娃娃,她穿著肚兜,有力的擺動手腳,一下下的打在公主的後腰上,公主不為所動。

“沒事,她尿過了,現在不會尿。”她說。

王姻笑道:“小公主頗為可愛。”

姜姬道:“她叫三寶。”

王姻連聲稱讚這是個好名字,好得不能再好!

誇夠了,他就開始說這公主城了。

公主城別看現在還有點小,但該有的都有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

而且這幾個月來商隊突然變多了,聽說是因為皇帝要搞祭祀,商人們都在攪盡腦汁想送什麼樣珍奇的寶貝過來才能讓人買呢?皇帝的祭祀,祭品一定要格外珍貴才行不是嗎?珍好辦,就是獨一無二!貴最重要!

商隊多了,公主城就理所當然的變大了。旁邊的兩個縣現在已經歸公主城了。以前缺個名份,現在名分已經有了。

姜姬不記得自己做了這個,問:“名分從哪裡來?”王姻道:“解縣和新縣舉縣來投,公主慈愛,當然要收下他們了。”

“哦。”姜姬一下子懂了。王姻肯定是玩弄了些手段,無非是經濟手段和威逼利誘,多管齊下,才搞了這麼一個舉縣來投。

她就能想出幾個。比如公主城為了行路安全,預防盜賊,命人把守解縣與新縣進出的道路,就夠解縣和新縣受不了的。

再加上商人多了,解縣和新縣本地的商家肯定受不了這個衝擊,他們在兩縣行商,都是坐地戶,幾代祖孫都是幹這個,全靠縣民百姓支援,如果百姓們都買魯商的東西去了,這些商家肯定都會完蛋的非常迅速。

衣食行都在別人手裡攥著,就守著個空屋子怎麼活啊。

百姓都倒戈了,縣裡的世家能怎麼辦?

一來二去的,自然沒有解縣與新縣的活路。

他們除了舉縣來投還有一線生機之外,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王姻自然會恰到好處的去“點醒”他們。

總之,目前公主城上下運轉良好,沒有刺頭。周圍也是公主城一家獨大了,除了解縣和新縣後,糧道等於也開出來了。

眼下的問題就是公主城是繼續擴張呢?還是先韜光養晦呢?

姜姬想了想,“先收斂點吧。最近,鳳凰臺有大事要出,我們躲一躲,別讓人盯上。”

王姻轉了下腦筋就說,“是朝陽長公主有大禍臨頭嗎?”

姜姬一下子就笑了,“你怎麼會這麼想?”

王姻笑道:“之前她赫赫揚揚,如果不是更上一層樓,就是要倒大黴了。”不能上去,只能跌下來,登高,跌重。

第550章 戰乎?

五月時; 就有人告某城某城的太守、城主、某姓,怠忽職守,致使農人沒有按時更種。

在鳳凰臺的不算太多的法典中; 姜姬覺得有超越時代的智慧的就是大梁除了諸侯國之外的各城城主太守都有一個職責,就是讓百姓順應四時生活。

換句話說,農民該在春天耕種; 秋天收割,這就是順應四時,也是城主太守非常重要的一項職責。如果該城的農民沒有在春天開墾荒田; 除草下種; 那就是太守的錯,是他督促不到位,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告他。

如果查實,則此城太守是要問罪的。

狀告到鳳凰臺; 陶然看了之後,按例遞給徐公、毛昭等鳳凰臺各人後; 一堆人都寫一個“已閱”、“遞請聖裁”類似的話就給送到鳳凰臺去了。

然後這樣的奏表就開始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

從五月告到六月,到七月; 都一刻未停。

陶然他們除了照例往鳳凰臺送之外; 根本沒管。

姜姬讓段小情遞了那本自慚不堪為後的奏表後就從鳳凰臺搬出來了; 沒回徐家; 一路出城; 直接回了公主城。

徐家的人跟著她出了城以後還很擔心,還上來攔她,先是平常問候,然後規勸,再說請徐公來,請她在此地稍等兩天,看她“不聽勸”,就召兵將來攔了。

姜姬直接讓魯兵開道。

不過沒打起來,兩邊排兵佈陣後隔著四五百米你來我往的吵了兩天,鳳凰臺的兵讓開路了。

沒辦法啊,總不能真對魯國公主動刀動槍吧。當然,魯國公主怎麼會帶著數千兵馬這種事也很需要說一說根由,不過這個輪不到他們管,只能回去再報告給徐公:對不起,沒把人攔住,魯國公主帶著兵呢,我們一怕打不過,二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