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在歐美也出版了兩次。直到民國時,才有學者從雲南地方誌現有引用自《天工開物》的內容,然後從日本尋回了這本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或許是因為個人性格吧,信長對這些技術方面的內容沒有多大興趣。他粗略的看了一眼,就把紙張放在了一旁。
“具體的事情,就委託你和佐渡守了。”信長向我和林秀貞點了點頭。
“是。”林秀貞躬身答應道。這個時候,他才有了說話的機會。
“那麼就還有一件事情,”我向信長請示道,“新錢應該如何印製呢?”
“如何印製?這是什麼意思?”信長反問道。
“臣下是想請示,是精選永樂錢,作為母錢開鑄,還是重新刻制雕母?如果重新刻制雕母,應該使用什麼名稱?……畢竟,這些錢有望在天下間大量流通,名稱不能不慎重考慮。”
“哦?”聽我這麼一說,信長的興致立刻上來了,“你覺得,可以鑄造代替永樂錢的新錢嗎?”
“如果主公是指所鑄銅錢的品位,臣下可以保證……而且臣下認為重新刻制雕母更好,畢竟我們沒有永樂錢的母錢,以流通錢為錢母,鑄出的錢頂多和透過私商貿易進口的錢相近,比正品永樂錢要差。”
“這倒是個問題,”信長想了想,作出了決定,“那麼重新刻制雕母吧……新鑄的錢,就叫做‘天正通寶’好了”
“是。臣下遵命。”我先領命道,然後林秀貞也跟著俯下身去,拜領了信長的命令。我看著看他的神情,心下安定了很多。雖然信長讓他和我一起負責,但是整件事情完全出於我的建言,雕母也會掌握在我的手上,所以鑄錢的事自然會由我作為主導,他也似乎沒有挑戰我的權威的意思。
“是了,佐渡守,”提到天正通寶,信長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些天正小判、天正分判,還留在京都的撰錢屋吧?”
“是。合計為四十餘萬貫,老臣一直善加看管,未敢有一日懈怠。”林秀貞表示。
“那麼,現在差不多可以用出去了。這四十萬貫,你分一半給長秀,作為他建造安土城的第一批費用。”
“老臣遵命。”林秀貞欠身道。
“另外,你準備兩萬貫金分判,給遠江的家康送去”信長又吩咐道。
“送兩萬貫給濱松殿下……”林秀貞有點轉不過彎來。
“對,就是送給家康。”信長露出了一個笑容,“這次家康向我求援,我派出了信忠和信景,率美濃半國和北伊勢軍勢前往遠江,結果卻沒有幫上什麼忙……雖然,其的主要原因,是高天神城的守將向武田勝賴降服之故,但我畢竟沒有盡到作為主家的責任,所以就以兩萬貫補償家康的損失好了”
“主公此舉,深具主家的氣概,也是負責的表現,”我忍不住稱讚道,“如此一來,家康殿下一定會慶幸加入了本家的麾下吧”
“是啊,我正是這麼想的”信長的心情非常不錯,“勝賴小兒,居然也敢學他父親,放言打倒我織田家,真是不自量力……如今北陸已定,是該給他一個教訓了”
“主公所言極是。”我和林秀貞一起說道,然後施禮向信長告辭。
當月月末,在信長的命令下,信忠合美濃全國之力,攻下了前年年末被武田家秋山虎繁佔領的巖村城。秋山虎繁力戰而死,委身於秋山虎繁的信長姑母巖村殿,卻並未向歷史上那樣被信長下令處死,只是幽禁在岐阜城。
第一百一十七章:兒女之事(上)
第一百一十七章:兒女之事(上)
天正二年末,信長向各位重臣、外樣大名傳達命令,將次年的新年賀儀轉移到岐阜舉行。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自上洛以來,信長就很少在岐阜舉行新年賀儀了,如今信長已經以天下人的姿態統治了整個畿內,並且在離京都不遠的安土建造新的居城,實在沒有舍京都而就岐阜的道理。不過,既然他有命令,眾人還是都凜然遵從,一體前往岐阜。
在賀儀之上,他先對眾人在去年的工作褒揚了一番,尤其是誇獎了信忠支援遠江、收復東美濃遠山家的巖村、明智諸城的功績,然後就宣佈了更為出乎意料的命令:
“鑑於信忠的這番功績,我決定將東美濃、美濃和岐阜城賜予給他,並且由他繼任織田家家主之位……”
這個訊息是如此的勁爆,以至於好些人都忘了禮儀,當庭和身邊的人低聲交流起來。
看到這番情形,信長並沒有生氣,反而還露出了笑容,似乎對眾人的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