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田導致的飢不飽腹能作為一種壓力,逼著我更加努力地去改變現狀。
填完志願回到家的王京清閒下來,反倒覺得無聊。
“如果從此以後無學可上,你會有什麼感覺?”我問王京。
“時間長了,無法想象,可能會很空虛的。”
“整個學生時代可以說是高三最苦吧?”
“同學們把每輪複習稱作‘再從頭收拾舊山河’,雖然苦,苦中作樂也是一種鍛鍊,只是玩的時間少了。”
“哥哥在學校還想家嗎?”小兒也過來湊熱鬧。
“每次剛到學校想,過幾天就好了。”
“話說反了吧?”
“沒有,回校第一天最想。”
“爸爸,聽奶奶說你長這麼大沒幹過什麼農活?”王京調轉了話題。
“那是你奶奶騙你們呢。”我一本正經地說。
“奶奶才不騙人呢,快承認了吧。”
“奶奶還說你不熱愛勞動。”
兩個兒子還是從我的臉上看出實情來了,其實在生活中他們對我的“懶”早已心知肚明。
“我不願意幹農活是和我的文化程度有關的。因為一個字不識,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安於現狀,覺得幹農活是理所當然。文化水平再高些,就不甘於每天日曬雨淋,鏟那兩畝地了。但又不能夠徹底跳出農門。像我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文化程度,是最讓人困惑的。雖然偶爾能讓人豪情萬丈,但面對社會上巨大的反差,也常讓人發出感慨,心理失衡。所以有了這點可憐的知識,反而讓我嚐到了自卑和自憐的苦頭。
“窮則思變,我決定棄農經商。可在農村,一個農民讓土地荒蕪,那是很丟人的事。全家人不理解我這樣的決定,村裡鄉親的嚼舌總是提醒我,要另想辦法養家餬口。有時我覺得這種嚼舌其實是一種讓我改變現狀的反作用力。
“在我看來,種地只能維持我們半飢半飽的生活,那從牙縫中剩下的錢,攢到今天也不夠你讀高中。所以當初我寧願在家坐著等天上掉餡餅,但這種等待不是不採取行動的等待,而是在思考,在等待機會,尋找出路。當我行動的時候,不種田導致的飢不飽腹能作為一種壓力,逼著我更加努力地去改變現狀。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它不但用於軍事,在生活和學習中也能讓人受益匪淺。只可惜呀,因為肚裡墨水太少,總是讓我在生意場上犯低階的錯誤。
“其實劉邦在一定程度上害了我,他的思想讓我東施效顰,褻瀆了我的個性,使我背上了‘不熱愛勞動’的‘美名’呀。”
“又編了,又白話了,怎麼是劉邦害的你呢?你自己懶,還為自己找理由。”王京笑了笑用話打擊我。
“爸爸說了,孔子也不熱愛勞動,該不是孔子也害你吧。”王凡也在一旁幫腔。
“我有事實根據。”說完我翻箱倒櫃把書找出來遞給王京,他讀著:
漢高祖劉邦出生於一個平凡的需要用勞動來維持生活的家庭。勞動是劉邦從小就必須無休止地去做的事。面對農人都為之拼命努力的生產勞動,面對自己手中日日擺弄的農具,他的心裡並沒有產生多打一把糧的願望。相反,他厭惡勞動,不願生產作業,或者直截了當地說,他青少年時期的主導心理便是逃避勞動。能使劉邦逃避勞動的可能無外乎以下兩種:或成為一個有錢有田的豪紳,對他來講頗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或成為一個免受勞作之苦的統治機構中的一員,很明顯,這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徑。劉邦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當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吏。儘管如此,畢竟滿足了他逃避勞動的願望,在心理上得到了暫時的滿足和慰藉。
但這種願望的滿足,並沒有給劉邦帶來更多的快樂,反而加重了他心靈上的另一種陰影。過去,父母就責怪他不能像其兄劉仲那樣多置產業,善於勞動。當小吏後,他同樣不能滿足父母的願望,因而他需要證明他存在的價值,要和胞兄一較高低。他有這樣的需要和動機,並常以要幹一番大事的語言表現出來。這種需要的動機,實際上是對自己心理缺欠的一種補償。
但是,這種可以用多種方式來滿足的脆弱的動機還不足以激勵劉邦去奮鬥和拼爭,他還有更強烈的動機,並強化為他的人生理想。這樣的動機才促使劉邦捨生忘死,鍥而不捨地去追求。這種強烈的動機造成了他心理上的強烈的不平衡,而一旦這種動機以目標實現的形式得到了滿足,那麼,與此密切相關的其他一些心理失衡就能一同得以消失。這就是說,劉邦在與父母兄弟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