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一點都沒動搖。甚至還更高了,皇帝對他有虧欠之心嘛!
李仙閣一見到趙雲澤,就表現出了十二分的熱情。
“趙大人,恭喜您榮封伯爵呀!”見面後,簡單的幾句寒暄過後,李仙閣就對趙雲澤拱手說道。
“李大人客氣了。”趙雲澤應付道。
“趙大人來四方館,不知有何事見教啊?”李仙閣問道。
趙雲澤道:“見教可不敢當。某就是順腿過來看看。聽陛下說,有很多番邦國家,都來長安朝賀。某在陛下處受領了任務,要在這些番邦使節面前展現一下大唐的軍威。這才想來了解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國家派使節來長安了。”
“哦,原來如此。趙大人不妨隨某來某的公房,某把前來朝賀的國家名單,給趙大人過目。”
“有勞李大人。”
隨即,李仙閣帶著趙雲澤來到他的辦公室,並找出了一份名單,給趙雲澤看。
那份名單有兩頁紙。一頁紙上,記載的是一些能夠稱得上是國家的番邦使節名單,有二三十個。另一頁紙上,則是一些依附於大唐或者處於大唐和鄰國夾縫中的南部和西部少數民族部落的名單。
趙雲澤先看那份國家的名單。
高句麗、吐谷渾、高昌、焉耋、龜茲、吐蕃、東瀛……咦,居然有東瀛?
“李大人,東瀛也有使節前來嗎?”趙雲澤詫異道。
李仙閣點頭道:“是的,東瀛的使節,是三月初二至的長安。”
“奇怪了,同屬朝鮮半島的新羅和百濟兩國,都未派來使節。偏偏遠在大東邊的東瀛,居然有使節前來!”趙雲澤自言自語道。
“趙大人說什麼?”李仙閣問道。
“哦,沒什麼。我是說,這東瀛國得到訊息倒是挺快的。”
李仙閣一笑,道:“東瀛國倒不是來朝賀我們打敗突厥的。據他們的使臣說,前隋時,東瀛就一直朝拜中原王朝超級戰兵
。後來,隋末中原大亂,他們與中原的往來便中斷了。直到去年,他們才從去他們那邊經商的新羅人口中得知,大唐已經替代大隋,統治中原了。於是,他們便派出使臣,遠渡重洋,前來朝賀。”
“哦,原來如此!”趙雲澤點了點頭。“百濟和新羅不是一直對我大唐朝拜嗎?我記得,貞觀元年時,朝廷好像還調停過他們兩國的矛盾。為何這次,卻未見到百濟和新羅派使來朝?”
李仙閣道:“年前,百濟和新羅的使臣都已來過長安了。因為冬季嚴寒,海上風浪也格外大,不便於行船,他們便早早回去了。不過,這兩國向來對大唐友善,若他們得知大唐打敗了突厥,說不定很快,就又要派出使節來長安了。”
“咦,既然冬季不便於行船,那東瀛的使臣是怎麼來的?”趙雲澤詫異道。
“這……”李仙閣無法回答了。“怎麼,趙大人對東瀛使節有懷疑?”
“懷疑?”趙雲澤一愣,隨即就思考了起來。
沉默了一會兒,他小聲說道:“方才,我還只是好奇東瀛人的航海技術,李大人這一問,我倒真懷疑起東瀛使節的真假了。”
李仙閣一驚,道:“趙大人的理由是什麼?”
趙雲澤道:“據我所知,新羅別看臣服大唐,可同時,東瀛倭人的勢力,也長期在新羅紮根。新羅還曾一度向東瀛臣服。也就是說,東瀛人不可能直到去年才得知大唐立國之事。東瀛人來朝拜不奇怪,奇怪的是,他們的那套說詞。”
李仙閣一聽趙雲澤的話,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難道,這夥東瀛人是假冒的使節團?”
趙雲澤道:“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不過,中原王朝歷來對前來朝拜的番國熱情。往往會送於他們遠勝敬獻給中原王朝的禮物價值數倍的回禮。歷史上,因為貪圖中原王朝的回禮,有膽大的番國商人假冒本國使節團,來中原進貢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李仙閣道:“的確有這樣的事情。咱們中原王朝往往為了那萬國來朝的名分面子,即使知道有假冒的使節團,只要他們不做壞事,也往往不去揭破。”
趙雲澤苦笑道:“是呀,都是這個面子給鬧的。”
“那……東瀛使節的事情,咱們要不要查一下?”李仙閣又問趙雲澤。
趙雲澤一笑,道:“接來送往,本是你們四方館的事情,某可不敢替李大人做主。”
李仙閣道:“趙大人呀,您就別客氣了。要是東瀛使節團真是假冒的,他們不做壞事便罷,大不了大唐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