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的軍隊到達豳州城下,豳州代理刺史職務的治中趙慈皓和統軍楊岌出城詢問李藝帶兵南下的原因。李藝假稱奉皇帝密詔,帶兵入長安有重要任務。趙慈皓和楊岌不疑有詐,便放李藝的軍隊進入了豳州城。
李藝一入豳州,便立刻囚禁了趙慈皓和楊岌。隨即,李藝正式豎起反旗,拿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迫李淵退位說事,言稱要為大唐除不義之君,擁李淵復辟帝位。
直到此時,天節軍的中底層軍官和軍士才知道李藝帶兵南下的真正用意。可是他們此時害怕、後悔都已經晚了。李藝反旗一豎,又有天節軍高層軍官的支援,這些底層軍官和普通軍士也只有聽命的份兒了。;
李藝犯了一個大錯誤,他雖然囚禁了趙慈皓和楊岌,卻沒有將他們關進軍營,而是關進了豳州州衙的牢房。而且,也沒有派太多兵力看守牢房。這下,給趙慈皓和楊岌創造了逃跑的機會。
有忠義的牢卒,憑藉對牢房地形的熟悉,趁夜偷偷潛入牢房,營救出了豳州的官員趙慈皓和楊岌。
李藝的確不是造反的料。他雖然兵不血刃佔領了豳州,卻沒有下令對豳州戒嚴。十八日一早,豳州城門照常開啟。趙慈皓和楊岌便喬裝改扮混出了豳州城。
趙慈皓和楊岌一出城,便立刻召集豳州各縣的府兵,於二十日反攻豳州了。
李藝的謀反,本來就事起倉促,上下又不同心,被趙慈皓和楊岌帶領的府兵一攻打,軍心就散了。天節軍只守城半日,便有西門的軍士率先投降了趙慈皓和楊岌,主動開啟了西門,放豳州府兵進城。
李藝一收到西門守軍投降,豳州府兵入城的訊息,他的抵抗意志也立刻煙消雲散了。
李藝連豳州府衙的錢糧都顧不上捲走,只帶著數百親衛逃出了豳州城。隋唐時期的一代名將李藝,為國戍邊時功勳卓著,可是帶兵叛亂,卻把仗打成了過家家一般。上下不同心,是李藝失敗的最大原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理莫如是也。
李藝逃出豳州後,便想著投奔突厥。於是,李藝又帶著那數百親衛,往西北而去。
一路上,又有不少將卒偷偷離隊。李藝行至烏氏城今寧夏南部後,被其部下所殺。位極人臣的異姓郡王李藝,就此走完了他先榮光後恥辱的一生。
趙慈皓和楊岌奪回豳州之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的大軍,此時卻還離著豳州有二百里之遙。
起先,豳州剛被李藝佔據時,逃出豳州的趙慈皓和楊岌就立刻聯名寫了奏摺,向長安的李世民報訊並請罪。豳州的信使於半路上遇上了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的大軍。長孫無忌和尉遲恭聽說李藝已經佔據了豳州,便立刻加快了行軍速度。
可是,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的大軍剛行到離豳州二百里地時,就又遇上了一波豳州的信使。這次信使要傳遞的訊息,卻是豳州光復李藝逃跑。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聽說李藝已經兵敗逃跑,頓時又好氣又好笑了。
“李藝老兒也忒笨了,赫赫威名的天節軍,居然被豳州的府兵給打敗了。輔機,咱們這不是白忙活了嘛”尉遲恭氣咻咻的對長孫無忌抱怨道。
“呵呵,敬德莫氣,李藝被平滅,這是好事。咱們呀,權當練兵了。”長孫無忌安慰尉遲恭道。
“那咱們現在怎麼辦”尉遲恭又問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想了想,便道:“豳州已經光復,仗是不用打了。可咱們此時已然至此,那便去豳州安撫百姓吧。至於後續的行動,也只能等陛下的旨意了。”
“你去你的豳州,某可要打仗去了。”尉遲恭說道。
“敬德,哪裡還有仗可打”長孫無忌不解的問道。
“某隻帶一百親衛,去追李藝老兒。抓到了他,某先揍他一頓出出氣。這老貨,害某從長安大老遠的跑來,他卻溜的比兔子還快”
尉遲恭丟下這句話,也不再理會長孫無忌,直接出了帥帳,點起一百親衛,就往西北而去。
對於尉遲恭想生擒李藝立功的迫切心情,長孫無忌也能理解。他也任由尉遲恭行動了。不過,他卻不看好尉遲恭此次的行動。李藝這會兒都跑了半天了,又是逃命,那速度自然慢不了,尉遲恭怕是追不上他的。
可是,兩天之後,長安城李世民的旨意還沒到達呢,尉遲恭卻帶著李藝的人頭回了豳州。
“敬德,你居然真的追上李藝了”長孫無忌大感意外。
“狗屁李藝老兒在烏氏城被他的部下在給殺了某在半路上遇上了殺死李藝的那幾個小子。那幾個小子也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