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與劉琦會合,直接前往蜀地,投奔劉璋。
不管是第一條路,還是第二天路,劉備知道都不好走。前者,可能是無謂的抵抗,後者可能要繼續潛伏,就像他在新野的時候一樣。
但是他還有多少年可以等呢?劉備很迷茫。羨慕,他這個時候,才真正的羨慕劉封這麼大的地盤。
新野彈丸之地,大軍一來,就只能棄城逃走。而劉封卻有那麼大一塊地盤,三個郡。就算是失去了一二座城池,也可以整軍再戰。
尤其是天險長江,所帶來的安全感,是他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或許,當初不應該做的這麼絕,應該給他一條生路。在大軍壓境,幾乎陷入絕境的時候,劉備心中升起了一種有別於以往的後悔感覺。
以往的時候,劉備常想,若是當初一刀結果了這頭小老虎,麻煩就不會這麼大了。而現在劉備心中的後悔,卻是後悔當初如此絕情。
坐看劉封憤而出城。若是早知道劉封如此能幹,他又何至於此啊。就算是再怎麼想剷除劉封,也應該虛與委蛇幾年。
等適當的時候,再行剷除。
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這個世上,沒有後悔藥。
劉備的心很紛亂,既有對於自己當初處理劉封之事不當所帶來的惡劣情勢所後悔,也有大軍壓境的恐慌,也有對於未來的迷茫。
直到諸葛亮到來。劉備才勉強收起了心中的紛亂,就像是一種看待救命稻草一樣的目光,看向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眼神很明亮。他身長八尺,容貌雄偉,再加上那一對明亮的眼神,極據有一種,能信任的感覺。
“主公寬心,此次曹仁應該不是南下新野,而是向東南,攻打江夏。”諸葛亮進門後,立刻看出了劉備心中的無措,不由彎身抱拳,朗聲道。
“江夏?”劉備一下子被諸葛亮的話給鎮住了,繼而眼前一亮,豁然起身,去一邊找尋了一張山水地圖,擺在地板上。
從地圖上的宛城來看,可以南下新野,同樣也可以向西南,進入江夏地界,直接攻打江夏的五座城池。
“為什麼?”劉備投也不抬的問道。
“前些日,曹操釋出詔令,封劉封為楊武將軍,關內侯,我就懷疑,這是要對付劉封了。”諸葛亮道。
軟弱,只有當絕望的時候,才會出現。此刻的劉備,已經收起了心中的軟弱,恢復了身為人雄,經過無數磨難才磨礪出來的如堅硬石頭一般的心。
“不夠。”劉備抬頭看著諸葛亮。道出了兩個字。
諸葛亮當然知道自己的猜測,並沒有確實的證據。曹仁南下,怎麼說也要打新野更加實在一些,畢竟新野的兵丁少,城池不大。
拔下新野,比拔下江夏更加容易一些。
曹仁沒理由放著更加近的新野不管,而攻打江夏啊。
“若是曹仁來攻,主公難以抵擋。現在唯一的假想,就是曹仁攻打的是江夏,而不是新野彈丸之城。”諸葛亮雙目定定的看著劉備,很是自信,這是一種直覺,但又沒有證據,只所以諸葛亮只能這麼說。
“好,我就看看,曹仁是攻我,還是攻劉封。”劉備道了一聲好,隨即,又跪坐了下來,居然平靜的閉起了雙目。胸口起伏緩慢,顯然是真正的安心下來了。
看著關鍵時刻,平靜下來了的劉備。諸葛亮眼中閃過一分讚賞,這就是他看中的人,劉備。
隨即,諸葛亮也安靜的跪坐了下來。書房內,陷入了寂靜。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關羽不斷有訊息傳來。曹仁向南十里,二十里,三十里。
“主公,曹仁改變方向,向西南往江夏去了。”當士卒進來通報的時候,劉備的雙目猛的睜開了,一陣精芒閃過。
豁然站起。
就在這時,諸葛亮的目光投向了劉備,劉備的目光也投向了諸葛亮。二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機會,這兩個字。
一個一飛沖天的機會。
宛城。
不管曹仁忽視了新野也好,還是輕視了新野也好。現在曹仁已經發兵去攻打劉封了,那麼宛城的守軍,一定不會太多。
機會不一定有,但也不一定沒有啊。若是戰爭拖的太長久,總是會出現一些細小破綻的。
宛城也不是不可能。
而有了宛城,就有了迴旋之地,再也不會發生蝸居在新野彈丸之地,面對大敵而一籌莫展了。
而面對曹仁大軍壓境,劉封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心思,謀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