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王醫生對保險的種類、條文、運作等等保險專業知識可能一竅不通,但他比很多保險從業員更明白人壽保險的精髓和懂得保險的社會價值。

王醫生說,有愛心和有責任感的人才會買人壽保險,真是一針見血。王醫生從來沒有賣過保險,但他的一句話卻總結了我從事保險二十年最重要的心得之一。在過去二十年,很多人向我買了人壽保險;也有很多人不肯買保險,有很多不買保險的理由,諸如“沒錢” ,“我的工作不穩定” ,“我不會死掉” ,“我現在還年輕” ,“我有很多財產” ,“買股票,(或房地產)更好” ,“我死了太太(或先生)還可以賺錢”,“我死了,老公可以再娶” ,“我工作的地方給我很多人壽保險” ,“我的退休戶口裡面的錢吃不完” ,“買保險不划算” ,“我不如自己保自己,何必讓保險公司管(或賺) 我的錢” ,“保險都是騙人的” 。這些人都有堂皇的理由,我們也不必去計較是真還是假的。他們不肯買或不想買反正是他們自己的事。說實在,也不值得我們去爭論或花心思糾纏下去,要不然,作為保險代理人來說,對這些事看不開的話,會傷身體的,搞得不好,如俗語所說,命都短几年。

。。

十五份保單(2)

我們壽險代理人所幸的是,無論如何艱辛,到頭來有不少人買了人壽保險。我將眾多的客戶的名字和容貌一個一個地在腦屏中顯示出來,都可發覺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愛家之人,關心他人。與這些富有愛心的人打交道,我們的工作特別有意思有味道,再辛苦也值得。

有些人不買人壽保險。原因是,人壽保險只對別人有好處而對自己沒有好處。很明顯,這些人即使不被叫作自私也該是不關心別人的人。這些人的算數很精明,算起來往往像拗手指那樣,利益只向內不向外。但天下事往往人算不如天算,而且有很多東西並非可用金錢來算的,尤其人際關係,是用心不用金來維繫的。平時不關心別人的人,在自己有難時也就不要抱怨別人不太關心自己。有人壽保險的等著換肝的病人,得到很多人的關心和支援,並不是他有人壽保險,而是他有很多值得別人關心和喜愛的性格和行為,其中包括他能夠透過參加人壽保險來體現對別人的愛和關護。因此,平時一直很自私的人今天突然買了人壽保險,並不一定明天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愛護。當然,平時只顧自己的人,現在開始認識到自己應該多關心別人,並能跨出一大步為家人為他人而買了人壽保險,畢竟是可喜可嘉的事。

如果不講心而只講金,其實人壽保險除了對別人有利之外也往往對自己有利。譬如,有些人壽保險,在提供保障的功能之外,可以累積一些錢為自己將來緊急應用或退休使用。又如,如果投保人不幸得了絕症,醫生判斷在一年之內會離世,投保人可以預先領取大部份(免稅的) 壽險賠償金,趁在世無多的時日做些自己喜歡或夢想過的事情,例如旅遊,或捐款在家鄉修橋築路辦學校;建成剪綵後再上路仙遊。回來說到換肝,要換肝的病人若不換肝大概活不了多久,也當可以算上絕症吧,可以申請提早將保險金領出來,有了這筆錢,可以減輕因為需要換肝而帶來的經濟問題,讓手術能早日順利進行。說不定,這份人壽保險救了自己的命。可見,人壽保險為人也為己。

王醫生說有人壽保險的換肝病人的手術成功率和存活率較高,我相信除了他提到的愛人、人愛的因素之外,還有另一重要因素。據我二十年的觀察,買人壽保險的人比較達觀,對世界、對將來、對自己和對家人比較有信心,所以我很容易理解到王醫生所講情況。買人壽保險的人並不是怕自己早死和家人生活困難,而是他們有責任感,居安思危,預防萬一,買了保險。他們對別人的祈望也很高,例如希望孩子能安心好好讀書,將來成才有出息,所以要買份人壽保險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相反,很多不肯買人壽保險的人,往往有比較暗淡的人生觀,缺乏自信和自尊,不是前怕狼後怕虎(“如果失業,我付不出保險費” ,“如果我死了,太太會改嫁” 。 ,就是缺乏遠見理想(“孩子將來做什麼?管他的!” ) 。當然,有一部分不肯買人壽保險的人本來有自信,過份的自信,但遭受現實挫折後卻被打到另一極端。有很多本來以為自己已發了財的人,最近因經濟不景而發覺自己的退休戶口縮了一半,原來百元價值的股票已縮水成幾毛錢的廢紙,昔日神采飛揚(如果不是趾高氣揚的話) ,如今垂頭喪氣。我想,如果他們也不幸得了肝病,他們還能保持樂觀有信心與病魔搏鬥嗎?天曉得。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