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用來提醒我自己當初的年少無知。”
“名聲……這麼說來,你應該非常瞭解楊奉了?”
不要命搖頭,“我和他相識多年,但是很少交談,他有事直接交待我做,我有事也是直接告訴他,楊奉在我眼裡是個怪人,對他,我一點也不瞭解。”
韓孺子沉默片刻,“在你眼裡,楊奉怎麼個怪法?”
“陛下會解京城之圍,救出楊奉妻兒吧?”
“當然。”
“只說一件事吧,楊奉一直在查詢一個神秘組織,甚至不惜為此當太監。”
“望氣者。”
“望氣者是後來的事,楊奉一開始沒有明確的目標,只說這個組織必然隱藏極深,官越大,反而越看不清,所以他要當太監,從至微之處著手。齊王叛亂之後,楊奉將目標定為望氣者、定為淳于梟,幾乎到了發狂的地步。可是在雲夢澤,當他得到那本書之後,卻對我說‘不過如此’。”
“什麼意思?”
“我不知道,也沒問,楊奉就說了這四個字,然後就天天抱著那本書,也不看,只是抱著,得病也不治,好像故意等死。瞧,這就是我覺得他奇怪的地方:執著的時候,比我當初追求名聲更甚,放棄的時候,卻一點理由也沒有。我是因為怕死,看破了名聲的虛幻,楊奉是為什麼呢?我想不明白。”
“名聲……名聲……真的虛幻嗎?”
“陛下應該比我更瞭解楊奉。”不要命看著皇帝,“我倒希望陛下能給我一個解釋。”
韓孺子也緩緩搖頭,“我跟你一樣,看不透這個人。那本書被毀掉了,只剩下三頁,記著一個故事,與名聲有些關係。”
韓孺子早已倒背如流,故事說太祖韓符追查陳齊後人,為此威脅天下豪傑,結果有數名豪傑寧肯當眾自殺,也不願意透露陳家人的行蹤,一位陳家子孫自殺謝恩,太祖不得不撤回威脅,以了結此事。
“名聲就是這麼虛無,那麼多豪傑白死了。”不要命說。
“可名聲也有實在的一面,太祖畢竟因此妥協了,陳氏後人也沒有滅絕。”
不要命皺起眉頭,“那只是一個不知真假的故事。”
“‘一個不知真假的故事’,卻能蠱惑一批望氣者興風作浪,很有意思吧?”韓孺子笑了笑,“謝謝,朕希望你能多留幾天,我還要再與你聊聊楊奉,現在,朕要忙著守城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戰養兵
崔宏去了一趟前線,回來之後越發相信自己的判斷:京城與函谷關堅持不過這個冬天,想要擋住潮水般的敵軍,必須另想辦法。
他親自去拜訪破軍侯樊撞山,希望爭取到此人的支援。
樊撞山的傷勢比預料得更重一些,一路堅持過來,到了函谷關就倒下了,經過御醫精心治療,能夠坐起來吃飯,卻不能上馬參戰,聽說兵部尚書到訪,以為又有任務,強撐起身,命隨從給自己穿上全套盔甲,昂然出門相迎。
在客廳裡,兩人寒暄幾句,樊撞山問道:“又要開戰了?這幾天把我閒得心裡發慌,正好活動手腳。”
崔宏看出樊撞山傷勢未愈,笑道:“暫時無事,什麼時候開戰要看敵軍的動向。”
樊撞山皺眉,“敵軍不過人多一些,怕他做甚?給我一萬人,把他們全攆到沙漠裡去。”
樊撞山是猛將,卻不是大將,愛說大話,也不管能否實現。
崔宏道:“樊將軍說得對,敵軍就是人多。”
“那也不怕,大不了再來一個幾進幾齣。”
“呵呵,樊將軍當世猛將,天下敬仰,陛下絕不想再讓將軍冒險。”
“怎麼,就把我這麼養起來了?”樊撞山一揮拳,牽動傷口,臉上不由自主露出痛苦神情,馬上掩飾過去。
“當然不是,敵軍人多,楚軍也得增兵才行,只要人數相當,或者稍少一些也行,再有將軍這樣的猛將,楚軍就不必坐以待戰,可以直接進攻,收回京城。”
“那就增兵啊。”樊撞山不管那麼多,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兵都在塞外,連洛陽這樣的大城都沒剩多少人守衛,哪還能增兵?”
樊撞山深以為然地點頭,“是啊,這件事挺難。”
“如今之計只有徵兵。”
“徵兵?”
“嗯,徵發函谷關以東、洛陽以西諸郡縣的男子,以人多對人多,兵部估算,半個月之內就能徵集到十萬人,甚至更多。”
“對啊,咱們大楚地廣人多,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