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
這一來,從自身到天下,都寫了個全面,只是後三個字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只能空著。黃俊明開始沉思起來。過了幾分鐘,依舊毫無頭緒,只得無奈的將紙推給幾人。卻忘了這句話本就是出自道德經。雖說進日以來常常研讀經文可只是讀熟而已。若論背下來,卻還差些火候。
三人一看,眼神皆是一亮。孫思邈滿含深意的砍了黃俊明一眼,那眼神似乎在說我就知道,你知道答案。看的黃俊明一陣尷尬。明明就是道德經裡的句子,將他作為道教的使命和責任卻也十分的切題。。不過三人沒想到是黃俊明是在是記不起了。只是一味感覺黃俊明是在給他們一個機會。畢竟如此一來。這教義等同於黃俊明一人所書。和這三人沒什麼干係了。
所以袁李二人看向黃俊明的眼中又夾帶了些感激,不是說孫思邈心境高,只是袁李二人出身官場,對名看的更重些。
這事送上來的名利,袁天罡怎能不收?於是提筆在修之於天下,其德乃。。之後寫下了一個普字。寫完字之後轉手又將筆轉給孫思邈,孫思邈這時有些尷尬起來,他可沒有袁、李二人那麼重的名利心,只見袁天罡遞過筆,也不得不接,沉思半晌只得無奈的接下,按照原文所述。在修之於邦,其德乃。。之後寫下一個“豐”字,才將筆轉給李淳風。
而李淳風也是熟知經義的,自然有底氣,接過筆也不拖沓,直接在最後一個空位上寫下一個“長”字。
如此一來,總算將這責任和使命寫的完全。“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饒是黃俊明臉皮在厚看到這幾個字,也有些尷尬。暗自下定決心,修訂道藏的時候好好惡補一下經義。
不過如此一來,幾人對這個問題顯然都是滿意的,也不必再這個問題上在做糾葛。黃俊明直接提筆一口氣寫到:“道教最高信仰;特色;行為標準;生活態度;自我修養;理想狀態;主體;善惡報應;修煉要訣。”這可是一大串的基本問題。想必進境應該很快。黃俊明一寫完就將紙推了過去。
——————————————————————————————————————————————————————————————————————
今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另招收書評區副版主!強烈推薦《步步封疆》喜愛官場文的可以看一看。
關於書友評論,“民”字避諱一事。唐太宗即位後曾下詔說只要“世民”兩個字不連起來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諱。“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舊唐書·本紀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為“吏、民、禮、兵、刑、工”六個機構,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時並沒有為了避諱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稱,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為“戶部”
本章中對於蘆管筆一說,《詩經》載:“靜女其變,遺我以彤管。”彤管就是最早的蘆管筆。雖然西南也想寫羽毛筆之類的,但是總覺得一個道士抓根毛寫字有點有損形象。而關於羽毛筆,事實上在唐朝也是有的,算不上什麼發明,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
92 傷心的千金公主
92傷心的千金公主
自從溫挺死後,千金公主連公主府也不住了,直接回到了皇宮,雖說她是李淵的的女兒,但由於生母僅僅是一個宮女,身份低微,所以在整個皇族中千金公主也並未受到過重視,也沒想受到好的待遇,不過好在也算是一國公主倒也吃穿不愁,本就性格開朗的她在宮裡即無人管,又無人在意這些日子裡,也算的上是悠閒自在。
之前的日子裡溫挺待她雖好,不過卻也是個病秧子,婚後幾月之間無非就權當是千金公主多了一個嘮嗑解悶的除了父兄之外的男人,自古宮內少男人。這是千古以來的至上真理,多了一個男人與她談天說地,再加上溫挺又出身名家,才學見識自然不凡。時間一長,千金公主自然有了些許情愫在其中,也知道了什麼是愛,可這情愫沒成長起來。溫挺就死了。可把千金公主傷心了一陣。
不過人都說,在女人傷心地時候,這時如果有一個男人出現在他身邊安慰她鼓勵她,基本上這個女人的心裡就會留下他的影子。黃俊明也是這樣華華麗麗的住進了千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