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京兵敗被殺,山西、四川失守的訊息,恭親王癱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語地說:“大清國要完蛋了,我旗人要完了。”

這時,陝西代理巡撫端方站出來道:“王爺不要傷心,我們還有一員虎將可與淮軍一戰,此人一出,必定讓淮軍聞風喪膽。”

恭親王問:“誰還可與宋驍飛的新軍一戰?”

端方道:“喀什噶爾提督董福祥,此人土匪出身,悍勇善戰,曾參加過左宗棠剿滅回民起義和平定南疆阿古柏騷亂收復新疆失地之戰,多有戰功,董福祥在戰鬥中對待敵軍十分兇殘,號稱以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子,他的手下多來自民風彪悍的甘肅西北,極為兇悍,朝廷可命他提兵兩萬,固守潼關天險,陝西和滿州必定無憂。”

恭親王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董福祥不是我旗人,他能為我們效命嗎?”

端方道:“此人嗜好練武而不喜讀書,以忠勇著稱,只要王爺許以高官厚祿,他必定效死力!”

恭親王道:“好,我馬上讓皇上下旨,封董福祥為平南大將軍,加兵部侍郎銜,讓他速來西安!”(未完待續。。)

第十章 智取潼關(一更求訂閱)

ps:  後續更加精彩,求訂閱支援正版

陝西的關中之地,地勢險要,西安自古易守難攻,有“百二秦關”之說,意思是用二萬兵就可以抵抗百萬大軍的進攻,這也是西安能成為九朝古都的原因。

看看地形,西安東面有潼關和黃河天險的保護,西面是隴山與六盤山的崇山峻嶺,南面有險峻的秦嶺山脈,北面是陝北高原上的子午嶺、黃龍山。

宋驍飛和劉銘傳的兩萬新軍,分北、中、南三路進攻陝西:北路由劉步蟾帶領三千北洋水師,出河東自蒲坂津西渡黃河;南路由劉銘傳帶兵,先拿下宛城,繞道武關、藍田迂迴進攻;中路由宋驍飛領兵,沿大路攻潼關。

董福祥臨危受命,從新疆馬不停蹄趕到西安,率五千甘軍和兩萬清軍堅守陝西各地城池。

宋驍飛的新軍在潼關前三里駐紮。那天,天氣陰沉,加上已近隆冬,冷風一吹木葉凋零,大地一片蕭瑟之氣,蒼山如一條赤龍盤在關中大地。宋驍飛和徐世昌騎馬察看了一下潼關的地形,此關果然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北臨黃河,南踞秦嶺山腰,東有禁谷,果然是仰止高山,天塹之險, 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不要說人,就是鳥兒也難從此插翅飛進關中。

在回軍營的路上,徐世昌對宋驍飛說,“我們從中原地區進攻關中,基本上是仰攻,地勢不利,尤其是攻擊潼關。不可硬拼,必須智取!”

宋驍飛點頭,道:“徐大哥說的有道理,我也聽說董福祥是一員悍將,雖然我們新軍武器上有優勢,但不可輕敵。地勢對我們不利,我們就誘他與我們決戰,一舉殲滅。”

於是,宋驍飛讓劉步蟾的北洋水師暫緩進攻,然後將一萬新軍全部集中於潼關。還讓劉銘傳的一萬新軍也開到潼關,作出要強攻潼關的架勢,讓段祺瑞的炮兵虛張聲勢,每日炮轟潼關。

本來董福祥認為宋驍飛會讓北洋水師西渡黃河,從清軍最薄弱的地方攻入西安。早就在北面各城安排重兵防守,沒想到宋驍飛把軍隊都集中在潼關。董福祥聽到情報後。哈哈大笑:“果然是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不懂用兵!潼關天險,只要固守不出,兩三年之內,任憑他堅船利炮,也休想踏進關中一步!”

於是。董福祥把五千甘軍和兩萬能戰的清軍也都開到潼關,與宋驍飛的新軍對峙,閉關堅守不出,任憑宋驍飛的新軍辱罵縮頭烏龜!

宋驍飛也不著急強攻潼關。把陝西孤立起來,不許任何商人進入關中,尤其是糧商,然後天天派小股新軍不痛不癢騷擾駐守潼關的清軍。

劉銘傳也不理解宋驍飛為何如此用兵,道:“老弟,如果你讓劉步蟾從北面的水路進攻,我從南面攻下武關、藍田,你強攻潼關,半年之內,必然攻下西安。為何天天在此和董福祥的軍隊大眼瞪小眼?

宋驍飛道:“關中道路長遠,若果董福祥各依著地勢防守,就算我們三路出兵強攻,沒有一二年也難以平定,而且必然會傷亡慘重。現今董福祥他們全部到潼關來結集,雖然地勢險要,但我們一舉便可以消滅他們。不過,我估計不用等我們強攻,一個月內,董福祥的軍隊就會生內亂,潼關遲早就會是我們的。”

劉銘傳道:“這是為何?”

宋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