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多是為了一個“利”字,窮根究底,就是因為沒錢或者缺錢。
人人道德上譴責金錢,在行為上又不得不追求它,這是為什麼呢?根源還在於我們的傳統思維。儒家文化與市場經濟激烈衝突,主要表現在兩者對“逐利”的態度不一樣。
儒家強調金錢的罪惡。儒家很多時候不承認人的**的合理性。強調“誅心之論”。 ;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個前提,那就是“正心”,所謂“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個“心正”,強調的就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傳統文化中,商人的逐利行為是受正統鄙視的。這也是為什麼資本主義在中國一直無法發展壯大的原因。到了共和國,也還有無知的人提出“節制資本”,限制私人資本,只願發展“國家資本”。所以馬。克。思說得好,理解東方社會的關鍵,在於清楚東方社會不存在私有制。在我看來,至少是不鼓勵私有制。
然而,在市場經濟中,其核心就是“價值規律”。金錢本身就是一個價值尺度。商人如果靠誠實勞動來謀取自己的利益,是無可非議的。在道德上,商人並不比子曾曰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的君子低一等。英國大哲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講,在經濟上,每個人“逐利”對整個社會是有好處的。
市場經濟並不是不講道德的。只是市場經濟的道德,跟儒家尊崇的那種“內心”的道德不一樣。市場經濟是要靠契約精神,也就是誠信為基礎的:誠信靠契約來保障,誠信有契約來保障。這是很多國人不清楚的地方,也是其優越性的地方。
說到底,金錢本質上只是一種貨幣,支付媒介。金錢是萬惡之源,只不過是把人性惡的一面轉移到金錢身上。中國傳統文化裡沒有“原罪”的概念,只好把“萬惡”強加到金錢的身上。我們說的“物慾橫流”,實際上是“人慾橫流”。從這個意義上講,金錢是個好東西,它“童叟無欺”,其背後蘊含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公正”,這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君子要高尚得多。
為金錢正名,實際上是替“資本家說話”,這在當時,不被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理解,到教育總長嚴復那裡告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紛紛要求教育部解除魯迅的公職。嚴復的壓力很大,只好去找宋驍飛。宋驍飛叫人把魯迅也叫來,三人在會議室裡長談。
嚴復跟宋驍飛彙報了魯迅的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大家對魯迅這個人的看法:“這個人刻薄寡恩,崇洋媚外,年輕氣盛,自負狂傲”。
宋驍飛對嚴復說:“魯迅的三篇文章,我都看過了,都不錯,他的骨頭還是挺硬的。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呀?”
嚴復說:“我個人倒沒有什麼意見。只是底下的人對他意見很大。”
宋驍飛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風氣不好。我看魯迅不但不應該去職,還應該升官。比如 第 207 章 ,講的就很好,批評你們教育部編纂的歷史教科書,我覺得說的還不夠。我也看了你們組織專家編撰的歷史教科書,我一般都是不干涉你們的工作,但我實在是看不下去。真是死抱著傳統的臭裹腳布,又臭又長。除了一些年月日,枯燥的數字和事件,很多歷史指導思想都是有問題。”
嚴復聽到宋驍飛的批評,額頭直冒冷汗,小聲問道:“大總統能不能說得具體一點。我們好改正。”
宋驍飛說:“比如太平天國這一段歷史。我們後人該如何看?不能出於民族革命的政治需要;,就加以美化吹噓。要向魯迅說的那樣,以人性為尺度,去客觀評判這段歷史。不僅洪秀全本人荒淫無恥,殘暴愚民,後宮佳麗幾千人,以他為首的太平軍造反,造成中華民族一次歷史性大災難。僅蘇、浙、皖、贛、閩五省,人口死亡就多達四五千萬。中國當時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經濟受到極慘重的打擊。沙皇俄國還趁清朝政府與太平軍作你死我活的搏鬥,東北與華北兵力空虛,侵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實認識洪秀全及太平軍,我個人認為,必須尊重事實,必須以是否有利於人民福祉、社會文明進步為準則。”
嚴復說:“大總統說得對。不過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說太平天國曾經舉起過‘官兵平等、男女平等’之類的旗號,定都天京之後,還頒佈過《資政新篇》,這在當時的中國算是相當先進的思想。”
宋驍飛哈哈大笑:“那些個磚家,只會在歷史資料裡研究學問,應該關到牛棚裡去!評價一個人,重要的不是他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