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平常的武林人物,傷得那麼重,挫得那麼深,早都會撤退保命了。
可是三鞭不!
他縱橫江湖,殺人千百,害人無算,只有給他殘害的在他面前跪地求饒,在他鞭下哀號求生,哪有今天的狼狽和受創!
如果對方是已成名的一流高手,例如是傳說裡的懶殘大師、“不死神龍”冷悔善、“血影神掌”歸無隱、“血手屠龍”歐陽獨、“血洗長街”江堂競、諸葛正我、“千里孤憤”雷劍心……他早就虛晃一招,走為上著。
他能在江湖刀口舔血,浮沉多年,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受到朝廷、宦官器重,在武林、江湖都是一方之尊,除了他的武功有過人修為,做人有一套絕學,背景有高人支撐外,他見風不對,見勢不妙,快溜快著,逮他不著,倒是佔了首功。
只不過,這一次,他卻負了傷。
因為他大意。
大意是因為眼前二人: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少年人。
少男和少女。
他還認識少女的娘,他嗤之以鼻。在道人的心裡,那女人只是一個棄婦。要不是他怕觸怒太保大人,以及那婦人的姘夫,他早已都把這如花容月貌的母女兩人淫辱了!
不過,少保大人當然他惹不起。
那婦人的姘夫他也自知決非其敵。
所以他忍了下來。
至於那少男,根本不良於行。
他受命趁諸葛小花一眾南下平亂未返京師之際,把“一點堂”毀了,殺光諸葛門下大將,讓諸葛回朝之際,已無助力,再無餘力,更無實力,大挫他的銳氣,這原是蔡京兄弟父子的密謀。
對他而言,或認為這計劃胃口太“小”了!
凡舉他主掌的陰謀,不管是使元十三限精神錯亂,自在門內兄弟鬩牆,雷、唐、溫三家互鬥火拚……莫不是足以顛覆武林、震動江湖的大事,有的是受蔡京、蔡攸、蔡卞的指使,有的是跟多指頭陀、龍八、一爺等人的聯手合作,而今,只是在一干主將離京後,消滅他們的大本營:“一點堂”,那只是小事一樁而已!
所以,他以為這次“進侵一點堂”的行動,對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對這“剷平一點堂”的構想,原先負責策劃的一名來自少保府總管“十拿九穩”的計劃是:
第一步:時機與藉口:由於諸葛先生也得皇帝倍重,而且武功卓絕,是以,要滅一點堂,一定要等兩個時機:
一,諸葛先生及其親信如哥舒懶殘、舒無戲等離京,如果諸葛和旗下高手均在,硬碰硬只怕誰也討不了好。
這點,縱權傾天下的蔡京,也是有所顧忌的。
何況,趙佶一直不肯聽蔡京所言,剷除諸葛一系,正有留諸葛一脈和他們朝野之間的力量,保留制衡之意。
對這點,任誰也不敢怒犯天條。
畢竟,蔡氏兄弟父子和一眾奸佞,其權力還是來自於天子,沒有皇帝的撐腰,他們也就作不了威更作不了福。
──作為主子,固然可以對奴才張牙舞爪,而奴才也可以才更張其牙而舞其爪,其他各類奴才中的奴才,更可以對無辜百姓予取予求,但第一不能觸犯跨越的禁區就是:
()免費TXT小說下載
決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
──誰是“太歲”?
“太歲”就是他的老闆、上司、主人,或者皇帝,總之,是權力賦予他們的來源。
但是,這些依附權勢的宦官、奴才,如蟻附蛆,如鏽蝕鐵,如同惡瘤,由於腐敗,侵蝕消融了主子的生命之後,終於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與性命,同歸於盡。
二,必須要找到理由,不,藉口,才能動手。
不然,諸葛回來,自有一干朝中大臣為他撐腰彈劾,蔡府的人得要費力拆解,別的好應付,不過,如果理太屈而氣過壯,萬一招怒天顏,以為膽敢翦除維護萬歲基業的功臣、侍衛,那可是重罪難逃。再說,別的不怕,諸葛一脈高手,上有天子青睞,中有自在門的天衣居士、懶殘大師這等高手匡護,下還有江湖幫會“金風細雨樓”、“桃花社”、“發夢二黨”的支援,一旦出師無名,很可能會遭強力反撲,不易拆解。
幸好,羅織罪名,自古以來,何愁沒有!
有心贓栽,決躲不了!
正好,無情跟蔡奄、蔡摘起了衝突,加上無情為了自保,而且盛怒於對方出語辱及仇烈香,一出就是重手,蔡家兄弟一起負傷留痕,這可激起了蔡卞的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