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相隔數公里,用線膛炮準確的攻擊敵人的軍艦,而不是讓敵人的軍艦用24磅、32磅炮遠遠的炮擊他們!”

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徐樹珊從來都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是他在法國的時候卻曾經多次翻閱英國人書寫的中英戰爭的相關資料,在那些資料中都曾不止一次的提到中國人的火炮無法擊穿英國的軍艦,炮彈會被堅硬的船體彈飛。這顯然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同樣也不是軍隊希望看到的。

而軍隊之所以要求製造24磅、32磅以及68磅重型加農炮,而不是卡龍炮,所追求的正是其強大的威力,以便在戰爭時期擊穿外國人的軍艦。

炸膛了!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為什麼會炸膛?

住在兵工廠內的徐樹珊手拿著鉛筆,他看著桌上一塊碎裂的鍛鐵!,為了增強炮身的強度,避免炸膛,他並沒有採用鑄鐵炮,而是改用耐壓強度更高的鍛鐵炮,儘管如此依然,在全裝藥實驗時,它依然發生了炸膛。

“難道說火炮就不能使用線膛嗎?”

徐樹珊當然不相信,血淋淋的事實卻在提醒的他——線膛炮非常危險。

“117mm口徑的炮膛能夠容納重達5。44kg的鐵製炮彈,由1。13kg******推動……”

因為兵工廠一直以來採用的都是法式的米制單位,所以在度量單位上徐樹珊沒有感覺到任何不便,一邊說一邊在紙上記下幾個數字,

“117mm,5。44kg、1。13kg……”

在寫下這三個數字之後,他又在紙上記下另一個數字,

“14。5kg!”

這是線膛炮發射的錐頭柱體長形彈丸的重量,雖然兩者的口徑相同,但是因為線膛炮採用的炮彈是錐頭柱體長形,它的重量自然更重,甚至接近近了32磅。

“雖然******的沒有增加,但是它的膛壓卻提高了,所以才發生了炸膛事故!”

膛壓!

沒錯就是膛壓!

徐樹珊深陷的眼窩深處,閃過一絲靈光。他興奮地嚷喊道。

“我明白需要怎麼辦了!沒錯沒錯,就是這樣!”

隨後興奮不已經的徐樹珊像是想通什麼似的,因為手邊的繪圖紙用完的關係他隨手拿起身邊的一張報紙,對於報紙上的火車圖案以及廣州鐵路的新聞看也沒看上一眼,而是直接在報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草圖。

“沒錯,就是這樣,對……就是這樣……”

嘴裡唸叨著,他的眼中只剩下那個簡單的圖樣,至於報紙上火車圖畫,卻連看都沒看一眼。(未完待續。)

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援)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火車緩緩起步,坐車者盡面帶喜色,旁觀者亦皆喝彩。廣州到黃邊村的一路上,大多是田地,此處素稱僻靜,罕見過客。忽然,一條吐著白煙的鐵龍從農田間呼嘯而過,四近鄉民莫不停下手中的農活,詫異地看著,其表情可以說千姿百態:或有老婦扶杖而張口延唇者,或有少年倚望而痴立者,或有弱女子觀之而喜笑者,或牽牛驚看,似作逃避之狀者。”

《中華日報》

對於中國人來說,鐵路無疑是極為新鮮的事物。但是在過去的幾天中,整個武昌都在談論著廣州的鐵路,鐵路、火輪車,曾經只存在於書籍上的西洋玩意,這會卻真真切切的於廣州修成了,雖說只有十幾裡,打造一個新鮮事物還是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人們想象著火車的模樣以及它日行千里的便利。相比於對洋玩意的牴觸,人們反倒對新鮮事物更為好奇。甚至人們在那裡,可惜咋為什麼不是在武昌先修鐵路,好讓他們做上那新鮮玩意。

也就是在眾人的談論聲中,十幾名廣東商人在悄然無息中來到了武昌,他們之所以能來到這麼快?完全得益於粵鹽北運帶來的水路、陸路暢通。儘管在來到時候,可以說是滿懷雄心壯志,但此時在面對漢督時,即便是年輕氣盛的潘兆林也顯得極為拘謹。

縱是見慣了世面的伍崇曜,更是緊張的連頭都不敢抬,其他人同樣也是垂首坐在那裡。儘管眼前的這位漢督還不是皇帝,讓他們相信有一天他很有可能成為皇帝。人家可是“前朝血脈”,單憑這一點也比那紫禁城裡的那位高貴,至於那姓洪的更是連提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