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作則是加強鹽稅,尤其是其他商業稅收的徵收。

看著臺下的這些學員,如果不是因為提到農稅田賦的徵收,朱宜鋒恐怕也不會談到土地兼併的一事。

“其實不反對土地兼併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根本沒有必要!這兩年,府中也進行過土地調查,在這本督先以一個村子為例……”

學員們的詫異中,朱宜鋒從煙盒中取出一根香菸,或許這是唯一能讓他找回另一個時空感覺的愛好了。看著眼前的這些學生,先是深吸一口香菸,隨他才繼續說道

“……王皇閣村共有233戶,996人,共有土地畝,人均近3畝;其中地主3戶,29人,佔有土地275。7畝,人均9。5畝;富戶22戶,135人,佔有土地657畝,人均4。8畝;中戶99戶,436人,佔有土地畝,人均3。3畝,貧戶100戶,366人,佔有土地576。1畝,人均1。6畝,赤貧農9戶,30人,佔地2。8畝,人均0。01畝。”(1)

提及這個數字的時候,朱宜鋒的唇角微微一揚,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曾以為中國的土地問題非常嚴重,關係到國計民生,畢竟後世很多人總是不斷的強調著土地、土地,但是仔細調查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無論是湖南也好、湖北也罷,地主佔有的耕地不超過總耕地面積的20%,而人均佔有耕地往往都在人均佔有耕地面積的3倍以內。占人口半數以上的僱貧農人均佔有耕地是各地平均都在70%以上,表明這部分農戶的大多數仍然是自耕農。

“在王皇閣村中,最接近人均土地的就是那些中戶,他們的家庭普遍人均在3畝上下,那麼他們過的又是什麼日子呢?百姓主食平時以谷蔬為主,一般在正常年景僅能餬口,均鮮蓋藏,不少中等農戶甚至還要依靠舉貸度日,即便如此,其終年幾乎無力食肉,即偶爾食之,其數量亦屬有限,而為躲避災荒,這些中戶正常年景下尚且終年粗糲,糠菜半年糧,災荒年的狀況無疑會更加惡化。即便是平均土地,不過也只是讓所的人都過上這種近乎赤貧的貧苦,所以先前有同學問我,待他日立國之時,新朝是否會抑制土地兼併、打擊豪強,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會!”

最後兩個字加重語氣的時候,朱宜鋒特意將視線投向臺下之前提出問題的那個學生。

見漢督的目光投向自,席南林立即起身反駁道。

“若官府不抑制土地兼併,長此以往,又豈有百姓立錐之地?若不打擊豪強,又焉能推行政令?”

“嗯,那麼……”

看著這個似乎還在堅持已見的青年,朱宜鋒反問道。

“抑制土地兼併的目的是什麼?是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一聲自問自答之後,朱宜鋒凝眉說道。

“好了,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官府可以頒佈一道政令,沒收地主、富農土地、於全國進行土改!然而結果是什麼?按滿清戶部的統計,全國耕地約為8億畝,考慮到其中隱匿土地,應該在10億至11億畝上下,全國人口是4。3億人,人均耕地尚不到三畝!然後呢?耕者有其田,少田,居者有其屋,破屋!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不能僅把目光侷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還要把目光看的更為長遠一些!”

漢督的言語讓趙臨川有些疑惑,“不侷限眼前”、“更長遠一些”?這是什麼意思?他又朝固執己見的席南林看去,正是席南林的一番話讓所有的一切都走了味。

“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不是土地集中,而是土地不足,是人多地少,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幾千年來,王朝的更迭往往都是因為這一原因,問題不在於土地的兼併導致農民起義,持續戰亂,而是因為人多地少之下,百姓生計難以為計引起了社會動盪,就像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盯著臺下的那些學生,朱宜鋒道出了自己最擔心的地方!

“光棍!”

這兩個字傳入趙臨川的耳中時,只讓他整個人頓時一愣,立即想到那些於村間地頭處閒逛耍橫的光棍漢,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有少則十幾個、多則數十個那樣的人。

“為什麼會有光棍?是因為人多地少,土地產出有限,百姓為養活家人,往往會溺殺女嬰,因為男孩可以傳宗接待,養育女兒是賠本的事情,以至於鄉間的男人越來越多,很多青壯男子根本找不到媳婦,以至於混為光棍,到處遊蕩,他們才是農村最大的問題,於三省這樣的光棍多達兩百餘萬,在全國,青壯光棍不下千萬人,這些人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安置,那麼為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