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心中的變數是什麼呢?那自然是鄭元皓帶走的那一萬幷州狼騎。
當日,鄭元皓率領的一萬幷州狼騎消失後,一路急行,北渡黃河,憑藉著騎兵的高速機動,巧妙地繞回到汜水關外。
不過鄭元皓沒有急於發動攻擊,而是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派出了一批精明能幹的探子潛入關內,蒐集關於關內守備力量的詳細情報。
經過半日偵查,這些探子為鄭元皓帶回了重要的訊息。諸侯聯軍已於三日前奔赴虎牢關,目前汜水關主要由河內太守王匡率領的三萬人馬駐守,統兵大將乃是河內名將方悅。
這樣的武將兵力配置在鄭元皓面前可謂不值一提,難的只是怎麼去滅了這股軍隊而又不驚擾前線的諸侯聯軍,以免他們在鄭元皓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貿然返回。
此外,在探子回報的訊息中,他還得知了一個更為利好的訊息。
原來,在華雄之前的大戰中,竟然有四萬人左右的幷州軍和西園軍被俘虜了。袁紹之所以派遣王匡留守汜水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確保這些俘虜能得到妥善的監管。
但是現在,這訊息讓鄭元皓眼前一亮,原本他還考慮採取極端手段摧毀關隘、阻斷道路,但現在看來,倒也不必那麼極端,甚至若是留下汜水關,反而對他更加有利。
於是,他開始調集兵力,暗中佈置陷阱,準備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起突然襲擊。同時,他又再次派遣密探潛入敵軍內部,打探敵情,以便更好地掌握敵軍的動向。
在鄭元皓的精心策劃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於,在一個風高月清的夜晚,鄭元皓髮動了攻擊。他親自率領精銳部隊,提前潛入汜水關內。待半夜三更之時,組織人手奪下關口,並帶領緊跟而來狼騎直襲汜水關大營。
無論是王匡還是方悅,均沒料到會有軍隊從汜水關外襲擊過來,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很快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而鄭元皓趁機指揮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一舉拿下了汜水關大營,並俘虜了王匡方悅二人。
戰鬥結束後,鄭元皓立即下令整編降軍,將那四萬殘兵敗將收歸己用,又利用王匡收降河內三萬兵馬,一時間,鄭元皓手上的軍隊達到了八萬,只是這俘虜的七萬人馬還需打散整編。
他深知,這些士兵雖然曾經戰敗,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戰鬥力。只要加以訓練和整頓,他們必然可以成為與諸侯聯軍大戰的中堅力量。
只是這些被俘虜的人中出現了三個讓鄭元皓既意外又不意外的人,正是宋憲、侯成、魏續三人。
這三人戰力一般,也算是幷州軍裡的老人,靠混資歷混到將軍職務,說來也算有幾分能耐。只是鄭元皓打算故意晾一晾他們,並沒有立即接見。
直到傍晚,待鄭元皓將維修汜水關、整編俘虜、重建防線、糧食泡水等事項逐一安排了下去後,總算有時間來接見這三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在鄭元皓的軍帳之內,宋憲、侯成、魏續三人如同霜打的茄子,面帶羞愧,低垂著頭,不敢與鄭元皓的目光交匯。
鄭元皓靜靜地端詳著他們,心中湧起一陣冷笑。這三人雖在戰場上表現平平,但在玩弄政治權術方面卻堪稱高手。如今,他們如同落網的魚兒,落入自己的手中,這還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鄭元皓的聲音平靜而威嚴,如同凜冽的寒風:“宋憲、侯成、魏續,你們三人背叛朝廷,投降敵軍,今日又被我軍俘虜,難道還不知罪嗎?”
三人聞言,如同觸電般渾身一顫,畏畏縮縮,眼中目光遊移不定。
鄭元皓見狀,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三人乃是反覆無常之輩,絕不能委以重任。
然而,鄭元皓並沒有立即下令處斬他們。他淡淡地說道:“念在你們三人昔日也曾為我幷州軍效力,我今日不殺你們。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從今日起,你們三人編入我軍最前線,戴罪立功。若再有背叛之舉,定斬不饒!”
聽到這話,三人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雖然被編入前線意味著生死未卜,但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他們深知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已經讓鄭元皓對他們失去了信任,想要重新贏得信任,唯有在戰場上拼命搏殺,用鮮血和生命去證明自己的忠誠。
“多謝溫侯不殺之恩!”三人齊聲說道,他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緩緩退出軍帳。
鄭元皓目送著他們離去,心中卻並未完全放鬆警惕。他知道這三人雖然反覆無常,但在戰場上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