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煙雨朦朧;長江江面上能見不過幾十步遠。翟哲率兩千親兵衛渡江北上;同行有他十四歲的兒子翟天健
十四歲很年輕;上戰場有些早。
晉王府前;範伊兩眼淚汪汪。
翟哲專門命工匠給兒子打造了一套小盔甲;不過翟天健正在發育長身體;這幅盔甲他怕是穿不了多久。
範伊撫摸翟天健冰冷的鐵甲;囑咐道:“你到軍中不要亂跑;要跟在你爹身邊;千萬不要上戰場逞強”女人嘮叨起來就沒完。
翟天行也跟出來;滿臉羨慕的揪住翟天健的衣角。
“哥;我也要上戰場”他個頭比翟天健矮不少;攥緊拳頭展示力量。
“等你長到我這麼大再去找爹說。”
翟天行重重點頭;看見翟哲正在不遠處;又不敢靠近。
翟天健被編入方進的侍衛隊;隨其他侍衛一起值勤。名義上如此;實際上當然不可能那麼苛刻;翟哲只是想讓他感受戰場。
書本上得來終是淺;不能親身體會;很難明白書中話語真正的含義。
翟天健初始對軍中一切都感到好奇;絲毫不感到厭煩。不過他從來沒有在軍中呆過;不熟悉軍中操練;跟在方進身邊沒少吃苦頭。
戰船不停的搬運重炮過江;那可不是逢勤使用的野戰炮;而是重達千斤的直射炮。
翟哲親自坐鎮泰興;李志安為前營指揮;閻應元為嚮導;與鄭遵謙和孫之敬共五萬大軍逼近揚州城下。
揚州城中有三萬守軍;博洛此刻已經得到鰲拜戰敗的訊息。
霧氣能遮掩很多資訊;但明軍渡江人馬太多;瞞不過揚州城的斥候。
三月底;從南京逃離的密探帶回來驚人的資訊——明廷晉王親自率軍北上。
博洛愈發不敢出城;命信使急報北京城。
信使才出城;明軍在揚州城外試炮;轟鳴聲激醒了霧氣中的城市。
江南。
南直隸和浙江的府兵不斷被抽調過江;往泰興城集中。
南京城;內閣正在爆發第一場爭執。
“這是春耕季節;春耕季節”堵胤錫格外強調。他認為翟哲太草率了。其餘人默不作聲;陳子龍和張國維也都有同樣的看法。
春耕季節抽調十萬府兵過江;對江南百姓的影響不言而喻。
東林黨一向主張珍惜民力。
馬士英道:“既然大將軍已經做出決定;各路正兵和府兵都在渡江;我們就不要再為出兵的時機爭執了;內閣要齊心協力;為大軍籌備糧草兵器。”
堵胤錫嘆息道:“我當然是支援大將軍;但江南各地又有說法;鄉紳不願捐錢;青壯不願北上;我只是在為北伐的前景擔心。”
江南富庶;江北貧瘠。無論何時北伐;都會遇見這個難題。
當初為護髮保家時;江南能人人奮力;但北伐並不是所有人的意願。百姓和鄉紳沒有那麼多遠見;他們只想過平平凡凡的日子。
陳子龍皺眉;道:“只要我們幾人能齊心助大將軍;相信可度過難關”
內閣中錢肅樂和張國維來自浙東、堵胤錫來自湖廣、陳子龍是前任南直隸總督;馬士英代表閹黨勢力;他們若都能助翟哲;確實無人能鬧出亂子。
這正是翟哲的佈局。
北伐的勝負已與在座的幾位大學士息息相關。
第582章 對手
北京城。
這裡的春天要比南京城來的晚一些。江南早已綠草成茵;山花燦爛;北京城的柳樹枝頭才抽出綠葉。
自滿清入關後;多爾袞就沒有離開過北方。
非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從南方來的信使一路馬不停蹄進入北京城;攝政王府是他們的第一站。
鰲拜戰敗的訊息才傳入京城;多爾袞尚未從震驚和憤怒的情緒中緩過來;揚州城又送來明廷大將軍晉王北伐的急報。
明廷與大清之間對峙;實際上就是多爾袞與翟哲之間的交手;連兩人在朝廷中的地位也都很相似。
晉王翟哲北伐;是否意味著他也要親自領軍南下;否則他能派誰去領軍。濟爾哈朗嗎?還是其他的旗主?
大清並非沒有能人;但多鐸在江南被俘;他能信任的只有阿濟格。江北到處都是戰火;可他又從哪能找一個能和翟哲匹敵的領軍統帥。
多爾袞摺疊起急報;陰沉著臉下令:“來人”
“在”
“把鰲拜免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