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上海買來的“的卡”服,他結婚時穿了三天,第四天上班時就按原價賣給了同事。
婚禮過後,兩人幾乎囊空如洗。當她發現自己懷孕時,家裡幾乎沒有一點積蓄。當時夫妻二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共79塊9毛,房租、水電費、蜂窩煤等大約要支出10元。為嬰兒訂一瓶牛奶,每個月需要3元多錢,四瓶奶加上白糖、蜂蜜、米粉等大約需要20元,剩下的46元,就是她們三口之家的全部生活費。
孩子長到兩個多月的時候,需要喂米粉和果汁。當時一袋半斤裝的米粉要賣7角8分錢,而一斤普通的麵粉才賣1角4分8。這樣算了一下,她就買來麵粉,放在蒸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晾涼了,給孩子加到牛奶裡當米粉喂。沒有錢買果汁,她們就買來芹菜、菠菜等給孩子當果汁喝。
孩子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夫妻二人沒有買過一件衣服。現在說起來人們很難相信,她和丈夫每個人只有一條上班出門穿的褲子。只有等星期天休息,才能把它洗洗晾乾,星期一上班再穿。
。。
1979年上海的大學生活(2)
(改寫自《媽媽的心有多高》42 ~45頁)
1982…83年城市家庭生活狀況(1)
對家庭生活的調查研究,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課題。1982年底、1983年初,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五大城市,聯合進行了家庭生活狀況的抽樣調查。樣本共有8個居民點、4385家;採用了問卷和訪談結合的方式。這一時期,知識分子都已經改造得跟普通勞動人民差不多了。所以這些社會調查的結果,也足以反映一般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
我根據這些調查報告和統計數字加以整理和分析,寫成本文。
(1)北京市宣武區東河沿地段的家庭生活狀況
東河沿地段,屬於北京宣武區椿樹街道,位於舊北京的護城河——和平門河沿以東,所以叫做“東河沿”。前門與宣武門之間的和平門,是老北京的南城和北城的交界處。1980年代初興建的“北京前三門高層建築群”恰與東河沿的北端相連。從東河沿南行二百餘米,就是全國聞名的文化街——琉璃廠。
東河沿地段商店林立,購買日用品和副食很方便;馬路平整、上班工作和公共交通也很方便;附近有師大附中、附小等學校,子女讀書條件也很好;是北京一個較好的市民居住區。
東河沿街道分成南北兩片。北片以1960年代後陸續興建的機關宿舍樓房為主,南片則多數為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大雜院平房住宅。
這裡有國務院商業部、###、全國總工會、北京電信局等單位的職工宿舍,也有各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新老居民住戶,包括從事各種職業、行業的城市居民。
東河沿居委會共有685戶。總人口為2536人,其中男性1241人,女性1295人,男女性比例為::1,抽樣調查了其中575個家庭。
東河沿夫妻職業比例數最高的,丈夫佔,妻子佔。但都沒有超過半數。職業分佈比較均衡,反映了北京市城區的一般特點。表中妻子無職業的124人,基本上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她們出生在舊社會,當時既無讀書識字的機會,更無從事社會職業的條件。
下面是東河沿居委已婚家庭月收入的統計表。
目前雙職工家庭,夫妻兩人的工資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東河沿居委的家庭夫妻月工資收入之和平均為元,丈夫月工資收入平均為元,妻子月工資收入平均為元。雖然夫妻月平均收入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妻子的收入卻是家庭經濟來源的重要部分。由於妻子有了職業,有了經濟收入,就擺脫了完全依賴丈夫的狀況。
夫妻的工資收入有一定差別。妻子月薪絕大部分在60元以下,60元以上的只有,而丈夫月薪在60元以上的卻高達;這反映了我國仍處於低工資水平,並說明夫妻間的工資收入也是丈夫高於妻子。
(2)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地段的家庭生活狀況
團結湖居民區,地處北京市舊城東部近郊,屬朝陽區。東面與新建團結湖小區毗連,北靠團結湖公園,西臨東三環路,南面接近朝陽門至通縣的交通要道。這是以企業職工為主體的住宅區。這次調查涉及到505戶,2312人;兩性比例為:1,其中,男性1151人,女性1161人。
這裡本來是一大片荒地。1950年代,北京由消費城市向生產城市轉變,大量輕紡工業在近郊朝陽區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