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形勢是需要獲得革命委員會的批准才可以。
李天成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考察這些人的素質,大筆一揮之後,這些人的申請都透過了,此時是特殊時期,只能特殊處理,黨員管理工作,李天成隨後全權交給譚建業去管理,以後要申請入黨,直接找譚建業即可,只要他同意,李天成基本上籤個字就行了。
李天成心想這比後世自己要入黨經過了幾次學習和考核,到最後還沒有正式入黨要簡單多了,包括班級以上的軍官在內,一下子這麼多人入黨。
中國民業黨就這樣草草成立了,意為以民為本,暫時只形成一個稱謂和基本架構,民業黨第一次黨代會只提出了幾項基本的四項政治綱領:反帝反封建,建立由社會各階層共同治理的新中華聯合國家,人人平等,土地平均分配,其它細節和黨章條款等待局勢穩定後再行商議決定。
反封建即反清zhèng fǔ,這一點已經展開行動,十分明確,革命的物件就是清zhèng fǔ,這一點與革命黨人不謀而合,但雙方都希望能奪取政權,因此必然會產生矛盾。
而李天成的民業黨剛剛宣佈成立,如需要呵護的初生嬰兒般,還在襁褓之中,完全沒有同盟會那樣的基礎。
同盟會是由華興會、光復會、興中會等革命組織演化合並而成的,前後開創、發展、變革已有十幾年時間,基礎雄厚,會員遍佈全國各地,主要是在南方各省,而清兵新軍之中許多中下層軍官多為同盟會等革命黨人,因此新軍這支原本被清zhèng fǔ寄予厚望的新式陸軍國防力量,卻反而成為了歷史上辛亥革命的主體,推翻滿清zhèng fǔ的正是他們,就連清zhèng fǔ認為可以在關鍵時候依仗的巡防軍,最後大部分都紛紛倒戈,站到了革命黨人一邊,因此此時的革命黨人力量之大可想而知。
而民業黨由於是初步成立,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的只是原上海和松江民兵部隊的基礎,在外省其它地方不能與革命黨人的力量對比。
李天成一開始的計劃就是要走出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成立自己的組織和軍隊,他也不可能和同盟會徹底聯合起來,那樣會產生一個誰兼併誰的問題,以同盟會廣泛的群眾基礎,他們也不會輕易被自己兼併,只有依靠dú lì的強大武力,才能決定誰兼併誰。
李天成現在的優勢是作為穿越者,自己早已明瞭許多歷史事件的程序,對同盟會接下來的動作也十分清楚,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自己可以提前想好應對之策,這是其他人所無法做到的。
再就是革命黨能夠明確掌握在手裡使用的軍隊,目前來說還不存在,而李天成則有兩萬人的振**部隊,實際已經掌控了上海和蘇南地區,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盤。
所以李天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控制更多的地區,讓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之後奪取的地盤被壓縮到一定的空間,這樣自己和孫中山、袁世凱就形成了一個三足鼎立的態勢,這是目前需要達到的目標。
另外一個口號:反帝,暫時還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國內還沒有穩定下來,對付列強就不必說了,列強在中國的各項侵犯中國主權的利益,將來都會成為推翻的物件,這一點毫無疑問地被李天成記在了心中。
建立聯合國家是必須要走的過程,也是革命的目標之一,只有在中國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才能真正使國內各階層、各勢力都和平相處,基本安定下來,才能大力發展教育和其它各項事業,強國之夢才能切實得到實現。
人人平等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政治口號,這一點對於爭取廣大人民的支援至關重要,前面的反帝反封建除了那些仁人志士,也許很多人沒什麼興趣參加,但人人平等這一條是中國老百姓盼望了幾千年,都沒有能得到的權力,如今民業黨提出了這項革命主張,可以得到社會大眾廣泛的支援和擁護,這一點與孫中山三mín zhǔ義之中的民權類似。
土地平均分配也是三mín zhǔ義和後來成立的中國**綱領之中的重要內容,是要按人頭合理分配土地,這一條恐怕要得罪那些地主階級了,按照這一條,他們的土地將被剝奪一部分,重新分配給農民階級,但同樣可以獲得佔中國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階級的擁護。
民業黨雖然成立很晚,但起點卻很高,同盟會此時還只是一個幫會xìng質的組織,國民黨的成立還需要好幾年時間,目前中國國內的革命組織和反對派團體都是幫會xìng質,像民業黨這樣能夠提出具體政治綱領的政黨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