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給每件傢俱取名就成了宜家的傳統。 廣告反響強烈,這兩件投石問路性質的傢俱賣出去不少。於是英格瓦開始向老顧客印發一種叫“宜家通訊”的小冊子,並在上面增添新商品的宣傳,如沙發床和枝形玻璃吊燈等。人們向他索要表格,他盯著工廠準時交貨。一切進展順利。但這只是起步和嘗試的階段。這時候的宜家公司只有他一個人……雖然他的家人都是他的幫手。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宜家”創始人(2)
公司業務逐漸走上了軌道。但這時郵購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惡性競爭的互相降價對於新生的宜家是十分不利的,如何才能讓顧客信任自己的產品呢? 英格瓦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舉辦長期性傢俱展覽和銷售,讓人們親眼看一看宜家的傢俱。公司買下一幢大樓,把傢俱分別擺放在兩層樓面上,同時把便宜的和稍微貴一點的同種商品放在一起,以便顧客就它們的不同質量比較其價格。果然,顧客們大多像公司預料的那樣,明智地選擇了較貴的那種商品。 這種郵購和傢俱商場合二為一的做法,是宜家的首創。它成功了。5年後,宜家有了新的商場,開張那天,門外的人排起了長龍。商場專門開闢了小茶座,為遠道而來的顧客準備了甜點和飲料。因為英格瓦相信,餓著肚子的客人是沒有心情看傢俱的。到了今天,小茶座便發展成為今天每個宜家都能看到的餐飲部,這個小餐廳在宜家每年的全球營業總額高達16億美元。 當然,還有他獨特的“目錄文化”,這個曾經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小冊子,後來的發行數量甚至超過了名牌雜誌。也許在別人看來,這樣做花費了太大的成本,因為這些冊子都是免費的,但是它的深入人心和品牌滲透效果卻是別的手段無法達到的。有的家庭甚至靠這個來找出傢俱設計的靈感。 與此同時,英格瓦並沒有停止自己的思考,他在尋找公司以後的定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參加一個傢俱展覽會,看到展覽會上極具豪奢的展品,他想到了普通人的傢俱,難道不富裕,就不能享受最好的傢俱嗎?畢竟富人只是少部分,給大多數人生產傢俱才會有最大的市場,他決定,將少數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改造成大眾能接受的產品,要生產大多數人的傢俱。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宜家”。 “有價值的低價格” 宜家的秘密是什麼?許多人認為宜家的成功在於它創造了一種特別的購物感受,如商店佈局、沒有銷售員、瑞典美食,以及由顧客自己組裝傢俱等等。但這些只是表面現象,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它以低價格銷售高質量的商品。這才是它征服市場的武器。與競爭對手相比,宜家銷售的傢俱價格平均要低30%至50%。同時,它還在不斷降價,與此相反的是,不少傢俱零售公司的價格卻往往隨時間上漲。 宜家打出的口號是:“有價值的低價格。”它的目標是保持產品的價格不至於太高,但又不讓顧客覺得它的商品是便宜貨。要做到這一點,降低成本就成了不二法門。實際上,降低成本貫穿了宜家產品的整個過程,從產品構思、設計、生產到運輸和營銷,英格瓦無時不想著成本二字。 為此,他曾經說過:“資源的浪費,在宜家是一種致命的過失。一個沒有成本核算的目標計劃是決不能被接受的。” 為此,英格瓦不斷節約,不斷採用新的措施來降低成本。 在宜家之前,沒有任何人把傢俱賣遍全球。理由很簡單,體積太大,運費太高。把衣櫃和賓士運到中國,兩者運費相當,但價值和利潤卻相差數百倍。 1953年,宜家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節約成本的成功案例出現了,英格瓦·坎普拉德曾經回憶說:“有一次,我們剛剛為一張桌子照完相,正要裝箱,一名助手說:‘天啊,這樣實在太佔地方了,不如把桌腿卸下來放在桌面上。’”就這樣,“自助組裝傢俱”出現了,宜家出現了平板包裝,並由此得出“可拆裝傢俱”生產得越多,運輸途中的破損現象就越少,運費成本就越低的結論。此後,宜家走上可拆裝傢俱之路,這為它成為今日的全球巨頭清除了一個巨大的障礙。 英格瓦對每個宜家產品都有嚴格的標準流程:設計師在接受一個產品任務時,同時被告知這件產品的最終零售價——它通常低於所有競爭對手的價格:產品本身還必須符合實用和佔用更小空間的原則。設計師在這個前提下進行材料、顏色等設計。根據設計草圖,採購人員在全球幾千家供應商中招商。他們的責任是調查全球哪一個該類產品生產商正處於淡季,並因此得到極低的價格。供應商被要求做的工作不光是生產產品本身,還須提供相應的組裝說明和組裝工具,為產品貼上印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