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見程本直:《漩聲》。

③程本直《白冤疏》中說:“總之,崇煥恃恩太過,任

事太煩,而抱心太熱,平日任勞任怨,既所不辭,今

日來謗來疑,宜其自取。獨念崇煥就執,將士驚惶,

徹夜號啼,莫知所處,而城頭炮石,亂打多兵,罵

詈之言,駭人聽聞,遂以萬餘精銳,一潰而散。”最

後說:“臣於崇煥,門生也。生平意氣豪傑相許。崇

煥冤死,義不獨生。伏乞皇上駢收臣於獄,俾與崇

煥駢斬於市。崇煥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為義

氣綱常士,不失義。臣與崇煥雖蒙冤地下,含笑有

餘榮矣。”

④朝廷抄袁崇煥的家,家裡窮得很,沒有絲毫多餘的

財產。他在遼西的家屬充軍到浙江,後來改充軍到

貴州,在廣東東莞的充軍到福建。《明史》說袁崇煥

沒有子孫。近人葉恭綽則說:“袁後裔不知以何緣入

黑龍江漢軍旗籍。”當時滿清擄掠大量漢人至遼東為

奴,我猜想袁崇煥的子孫多半是給滿清擄掠了去,到

黑龍江苦寒之地作農奴,因而編入漢軍旗籍。袁崇

煥的冤獄,到清朝乾隆年間方才得以真相大白。《明

史》完成於乾隆四年七月,其中《袁崇煥傳》中,根

據清方的檔案紀錄,直言皇太極如何用反間計的經

過。乾隆皇帝隔了幾十年,才讀到《明史》中關於

袁崇煥的記載,對袁的遭遇很是同情,下旨查察袁

崇煥有無子孫,結果查到只有旁系的遠房子孫,乾

隆便封了他們一些小官,那已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事

了。

⑤見《明季北略》。

⑥清人所修的《明史·袁崇煥傳》說:“遂磔崇煥於市

……天下冤之。”朝鮮《仁祖實錄》八年二月丁丑載:

朝鮮的使者樸蘭英到瀋陽,滿清的王公當著他面互

相“耳語”,說袁經略果然和我們同心,只可惜事情

敗露而被逮捕。這樣的國家機密,怎會當著外國使

臣的面而互相耳語,故意讓他聽到?樸蘭英明白他

們的用意,只不過想借他而傳言到明朝去,以便盡

快殺了袁崇煥,所以他在給朝鮮國王的奏章中說:

“此必行間之言也。”直到一百年之後,朝鮮的君臣

們在討論明朝覆亡的原因時,還說主要原因是殺袁

崇煥(見朝鮮《英宗實錄》六年十一月辛未,即雍

正八年,公元一七三○年)。

⑦民國五年,東莞人張伯楨的兒子死了,他佩服袁崇

煥,將兒子葬在袁墓的旁邊。當時看守袁墓的仍是

佘氏子孫,叫做餘淇。張伯楨為袁崇煥的義僕也立

了碑。

⑧楊士聰《五堂薈記》卷二:“袁既被執,遼東兵潰數

多,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

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問矣。”《明史·袁崇

煥傳》:“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⑨《明清史料》丙編,遼將自稱“在此立功何用”,故

“北去胡”而投降滿清,其中有人致書旅順明將:

“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

CB程本直《漩聲》:“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求

其渾身擔荷、徹裡承當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

此所以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

DB程本直《漩聲》中引袁崇煥的話說:“子何人哉?十

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

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予何人哉?直

謂之曰:‘大明國裡一亡命之徒也’可也。”

十四

崇禎所以殺袁崇煥,並不只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那麼

簡單。如果是出於一時誤信,可說他只是愚蠢。《三國演義》

寫曹操誤中周瑜反間計,聽信蔣幹的密報,立刻就殺了水軍

都督蔡瑁、張允,等到兩人的首級獻到帳下,曹操登時就省

悟了,自言自語:“我中計了!”那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