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4部分

其實這樣一來,大族門閥受到的衝擊只有更甚,不過還是那句話,大勢所趨。有人若想逆勢而動,註定是個粉身碎骨的結局。大秦疆域在急劇的擴張之中,所需人才真的是方方面面。

若沒有以天下人才為己用的氣度,趁早還是閉關自守算了,要知道,一統天下,讓天下百姓歸心,可不是朝堂上一水的秦人能成的。

而漢軍的留用,其實也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所作出的決定。不論朝堂,還是大秦軍中,都已到了一個瓶頸,極度缺乏的,正是人才,治政之才,領兵之才。如此種種,確實也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了。

不過亂世的軍人們,還是幸福的,這次取河東之戰。雖然有些波折,卻是不折不扣的大捷,任用什麼人,將軍們不太在意,他們在意的還是朝廷的封賞,想來這個冬天,封賞便會下來,也不知又會多出幾位大將軍,或是幾位侯爺伯爺出來。

而對於秦人來說,成武二年,是值得歡呼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大秦終於表現出了君臨天下的姿態。

西北邊境上,秦軍延州鎮軍聯合慶陽鎮軍以及歸義王的吐蕃騎兵,橫掃西北邊境,讓西夏人心寒膽喪。

而大將軍趙石,更是悄然北上,率二十萬大軍,下太原重鎮,陷大同雄城,盡殲金人河東諸軍,讓金人聞風喪膽之餘,半壁江山也沒了的。

這樣的武功,是大秦前所未有的,接連打的兩個胡人強國毫無還手之力,即便是景興一朝,也不曾有過,接下來,秦人該想的,不是如何的休養生息,不是如何的治理內政,他們想的是,大秦的兵鋒下一個該指向的是誰。

只有留在河洛的張大將軍有些鬱悶,他並非不想進兵後周,但說起來也是無奈,後周和北地兩個胡人大國不同。

河洛之地在手也有兩年了,但河洛百姓心向故國,表現出來的頑固真的讓人頭疼,說起來,秦軍在河洛可謂是軍紀嚴明,河洛經過戰亂之後,恢復的比哪裡都快,秦軍秋毫無犯,買賣公平,就差將心亮出來給河洛百姓看了。

但還是不成,河洛讀書人出仕為官的,寥寥無幾,找上門去,多數受到的都是冷言冷語,也不知這些傢伙哪裡來的膽子,而義軍卻總是時不時的冒個頭兒,連普通百姓,對秦人都是冷淡有加,心懷畏懼仇恨居多。

如此這般,鬧出來的事情可著實不少,比如徵稅的稅丁被毆打,上任的縣尊老爺處置不公,屢屢引起百姓不滿,圍攻縣衙,秦軍糧草輜重被盜被燒,讀書人也屢屢跳出來,撰文以記秦人殘暴,自己心懷故國之情,如此鼓動民心等等等等。

實在讓人覺著河洛這個地方很是邪性,後周雖兵甲不強,官吏也多貪瀆不法,但這收攏民心的手段,真的不能不讓人佩服。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原因所致,一個就是中原之地,物產豐饒,百姓在後周治下活的都很安逸,加之後周施政寬仁,文風又盛,所以,雖是戰陣屢屢失利,又連年向金人稱臣納貢,但百姓卻不管這些,能夠吃飽穿暖,不受流離之苦,就比什麼都強,自然民心所向,戀戰故國不去。

而第二個原因就不用多說了,大秦施行的八分田畝制,觸動的絕對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那些地方豪族,這樣的地方大族,多乃在地方上有威望計程車紳,家中讀書人也多,自然對秦人的到來敵視非常。

若是像蜀中那般殺個人頭滾滾也就算了,偏偏大秦到了河洛,行的是仁政,這些地方大族多未受到什麼觸動,自然抵制起來,比蜀中要得力的太多太多,這其實也是一切變亂的來源所在。

這就好像是建房子,在廢墟上建房子自然要快的多,但你若想拆了原來的舊房子,再建新的,就要多費許多的手腳。

河洛大軍,其實是被拖住了,其實也正是有鑑於此,大軍才選擇了太原,大同方向,因為河中真的恢復的太快了,在金人治下的漢人,和河洛百姓雖然只隔了一條河,但境遇完全不同。

秦軍剛到了兩年,便已盡收河中民心,花費的功夫簡直是少之又少,但卻已使河中百姓感激涕零,從軍的青壯,絡繹於途,就算這樣,這兩年的春耕也沒誤了,要是擱在河洛,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要知道青壯都去當兵了,誰來種田?

老人孩子和婦人嗎?換在河中這裡,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於,在這兩年中,河中大片的荒地都被百姓開墾了出來,因為朝廷免稅三年,又重新丈量了土地,河中本來百姓就日漸稀少,每家每戶分到的田地便要多出幾分,青壯去參軍,沒關係,家裡還有女人和孩子,只要能吃得飽,穿得暖,下力氣又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