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妒忌,而去挑戰比自己牛的人,只會自取其辱。
雖然牛人可能也有缺點,但是戰勝牛人的缺點不是你的光榮。
最應該被挑戰的是自己的內心。
記著別人的成就,看清自己的道路,想要超越別人,首先超越自我。
學習會讓自己更成功,妒忌會讓別人更成功。
將別人的成功當作一道風景來欣賞,而不是對自己的剝奪或威脅。
如果你看到100個比你牛的人,你從他們每個人身上學1個閃光點,你就有100分了,你就是最牛的牛人了。
遙望成功,你是崇拜?是眼紅?是妒忌?還是學習?
人們對待優秀的心態,往往反過來決定了他們自己是否能達到優秀。
我想每個人都會承認,世界上總有比我們更成功的人。一般我們在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優秀時,通常會有這麼四種心態:
第一種是崇拜:“他好厲害哦,我好崇拜他!”
有崇拜的心態,是因為你非常欣賞別人的成就,但知道別人的成就太高了,自己可能永遠到達不了,所以僅僅停留在崇拜階段。一般來說,對偶像的感情大多屬於這種,崇拜劉德華、崇拜愛因斯坦、崇拜村上春樹……,但是你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成為他們。
第二種是眼紅:“他真是幸運,讓他做成了。”
有眼紅的心態,是因為你看到別人的成績或境遇之後,自己也想得到。你可能眼紅別人有份好工作,眼紅別人有個好老婆,等等等等。眼紅和妒忌是不同的,眼紅從本質上說沒有攜帶惡意因子:眼紅是希望自己也能跟別人一樣好;妒忌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第三種是妒忌:“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
有妒忌的心態,是因為你看到別人的成功之後,覺得自己並不比別人差(而實際上往往比別人差一些甚至差很多,至少心態上輸了一大截),為什麼他成功而我沒成功。對比自己優秀的人,產生惡意的條件反射,總希望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妒忌心重的人,往往因別人的成就而感到怨恨,又要為中傷別人而處心積慮。因此,嫉妒總是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三國曆史上,東吳大將周瑜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雄才偉略,已是人中龍鳳,但他卻偏偏要妒忌諸葛亮之才,千方百計要害死諸葛亮,結果害死了自己。其實周瑜也是相當有才的,可惜妒忌心太重、見不得諸葛亮比自己有才,故而在軍事會議上刁難諸葛亮令其立下軍令狀,欲置諸葛亮於死地,結果目的沒達成,後來反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死之前還發出 “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
最後一種是學習:“他原來是這樣才成功的,我知道了。”
有學習的心態,是因為你看到別人的成功之後,深入觀察和思考了別人為什麼會成功,然後自己去借鑑別人成功的方法。學會接受他人的成功與幸運,並不意味著承認自己的平庸與拙劣,而恰恰證明你的成熟與睿智。試想當初周瑜如果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千方百計整死諸葛亮上,而是儘量施展自己的才能或是學習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大可懷抱嬌妻小喬做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都督,甚至可以逐鹿中原為主上與曹操一決雌雄,而不至於落得個如此悽慘的收場。
克服妒忌(2)
此四種心態的人皆而有之,我們也很難統計出各佔多少,且各個心態都存在不斷的動態轉變。不過我們可以就四個層次的優劣度來做個比較,以什麼為評判標準呢?我想以各個心態所產生的結果來判斷是比較妥帖的,或者說大多數人關心的也無非就是不同心態最終形成的結果吧。
我們來看下排序:學習>眼紅>崇拜>妒忌。
顯然,學習是最聰明的境界,取長補短、博採眾長,是自我完善的步驟。眼紅是低於學習的一個階段,因為眼紅可能會產生動力,即上升為學習;但也有可能由於過度眼紅,不去關心差距背後的原因而一味埋怨怨恨,便墮落為妒忌——所以眼紅也是一個可上可下、靈活機動的階段,看個人怎麼把握了。崇拜只是遠遠地仰望,不會產生妒忌,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產生學習的動力。
而妒忌就是最壞的一種了。妒忌,是對才能、名譽、地位、境遇等各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的一種情緒。妒忌的人容不得別人跑在自己前面,凡是跑在前邊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打擊的物件。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是缺乏聰明才智,但是,他們的聰明才智被妒忌控制了,他們不懷好意地盯著跑在自己前面的人,挖空心思地用極其陰損的方法詆譭、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