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半夜我到“廣播大廈”去,路上買了一份8 月27日星期天版的《人民觀察家報》。第一版頂端高達一英寸的通欄標題是:波蘭全境均處於戰爭狂熱中!150 萬人已經動員!軍隊源源運往邊境!上西里西亞陷入混亂!當然,關於德國的動員情況隻字未提,雖然我們親眼看到德國早在半個月以前就開始動員了。

最後關頭的德英關係

羅馬和倫敦傳來的訊息迫使希特勒從戰爭的懸崖邊緣退縮回來以後,哈爾德將軍曾在他8 月25日的日記中寫道:“元首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可是第二天下午,這位參謀總長發現領袖的態度又驟然改變了。“元首非常鎮靜而開朗”,這是他在那天下午3 點22分隨手寫下的日記。這種變化不是沒有來由的,這位將軍的日記道出了這個原因。“要為‘第七動員日’的早晨做好一切準備。進攻在9 月1 日開始。”希特勒用電話向陸軍總司令部發出了這個命令。

這就是說,希特勒準備動手打波蘭了。這一點既然已確定,他就要盡一切可能使英國置身局外。哈爾德的日記道出了元首及其親信在8 月26日那個決定命運的一天的想法。

傳說英國有意考慮德國的全面建議。漢德遜歸來後就可知道洋情。另外有謠言說,英國強調,波蘭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脅是必須由英國來宣佈的事。在法國,向政府提出的反戰抗議書越來越多……計劃:我們要求取得但澤,一條穿過“走廊”的走廊,在和薩爾相同的基礎上進行公民投票。英國也許會接受。波蘭多半不會。這是分化它們的楔子。

著重字型是哈爾德自己寫的,在某種程度內這無疑正確地反映了希特勒當時的想法。他想在波蘭和英國之間打進一個楔子,並給張伯倫一個藉口,讓他擺脫對華沙的保證。在命令軍隊準備於9 月1 日進軍以後,希特勒就等著看倫敦方面對他那個“保證”英帝國存在的狂妄自大的建議有什麼反應。當時他與英國政府有兩次接觸,而倫敦的德國大使館沒有參預那最後一刻鐘的緊張的談判活動,因為德國駐倫敦大使狄克森正在休假。一次接觸是透過漢德遜大使的官方接觸,漢德遜在8 月26日星期六一清早帶著元首的建議乘坐一架德國專機飛到了倫敦。另一次接觸是非官方、秘密的,而且結果證明是相當外行的接觸。這次的中間人是戈林的瑞典朋友,那位喜歡到處奔走的比爾格·達勒魯斯,早在前一天他就帶著這位德國空軍司令給英國政府的一封信從柏林飛到了倫敦。

'570' “在這個時期,”後來戈林在紐倫堡法庭的一次提訊中說,“我同哈利法克斯在正常外交途徑之外透過一個特別信使保持著聯絡。”這位瑞典“信使”在8月25 日星期五下午6 點30分飛到倫敦就是去找英國外交大臣的。前一天,戈林把他從斯德哥爾摩找到柏林來,告訴他,儘管前一天夜間簽訂了德蘇條約,德國還是想同大不列顛達成一項“諒解”,他把自己的一架專機交給這個瑞典人使用,以便讓他能火速飛往倫敦,把這件重要的事情通知哈利法克斯勳爵。

這位在一小時以前簽訂了英波互助協定的英國外交大臣感謝達勒魯斯的奔走,並告訴他說,漢德遜剛在柏林同希特勒進行了商談,馬上就要帶著元首的新建議飛回倫敦;既然柏林同倫敦之間的官方聯絡現在已經重新開啟,他認為這位瑞典人的居間奔走已經不再需要。但是不久證明這種奔走還是需要的。當達勒魯斯於當晚打電話給戈林報告他同哈利法克斯會談經過時,那位元帥告訴他,由於英波條約的簽訂,局勢已經惡化,大概只有英、德兩國代表舉行會談才能挽救和平。據戈林後來在紐倫堡作證時說,他和墨索里尼一樣,當時都想再來一次慕尼黑式的妥協。

當天深夜,那位不知疲倦的瑞典人把他同戈林的談話通知了英國外交部,次日早晨他接到邀請同哈利法克斯再作一次會談。這一次他說服了英國外交大臣給戈林寫了一封信,他把戈林說成是唯一能夠防止戰爭爆發的德國人。那封措辭籠統的信很簡短,而且話說得很含混。它只是重申了英國對於達成和平解決的願望,並且強調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辦到。”雖然如此,這位肥胖的元帥卻認為這封信“極其重要”。達勒'571' 魯斯於當晚'8月26日' 就把這封信交給了戈林,當時戈林正坐著一列專車去柏林郊外奧蘭寧堡空軍司令部的途中。專車在第二站就停住了,兩人臨時徵用了一輛汽車直奔總理府。到那裡時已經半夜了,總理府一片漆黑,希特勒已經上床睡覺了。但是戈林一定要把他叫起來。到這時為止,達勒魯斯也和很多其他的人一樣,總認為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