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回 楊勇暗議某帝位 洛陽城棄戰而降

不虛呀!”蘇威小聲應和著說道。

楊勇聽了也是一陣點頭,因為作為皇子是非常瞭解自己父皇性格一向穩重,就算是為安撫弟弟手下有功將士,以免生亂,也不敢輕易將皇位傳給自己的。

“若是父皇不提禪讓一事,豈不仍等同於坐以待斃?”楊勇眼露兇光盯著楊素說道。

“老夫明日便入宮探視皇上,一探口風。若是皇上有意禪讓最好,若是仍舊敷衍拖延,那就只有---”楊素看著楊勇的眼睛惡狠狠的說著並最後以右手掌作了個往下切的手勢。

眾人看了楊素手勢,頓時慌亂起來,不敢搭言。楊勇倒是一臉平靜,起身來回踱著步,不停翻折著手中摺扇考慮著。

“父皇年事已高且久病不愈,更不能上朝理政,本欲授禪讓位於我。且等明日皇叔進宮探詢之後再議,今日所言眾卿不得外傳,明白嗎?”楊勇道。

“是。臣等告退。”楊素見自己提議並未被楊勇否決,便心裡有數了,起身拱手施禮告辭道,隨後領著幾人出了太子府。

打發走蘇威和韓洪二人後,楊素對同車而回的宇文愷輕聲說道:“看來,你我所議之事當著手進行了,先生可先去準備。”

“越公,下官早知有這天,早已準備好了。”宇文愷冷笑著說道。

“嗯!回府再議。”

楊素馬車一路朝著越王府走去。

再把視線轉回中州洛陽。

此時的洛陽已經被裴蘊大軍團團圍住了近十天了。其間,裴蘊也在華公義等眾將的要求下采用了幾次登城強攻,但都被據守在高大城牆之上的洛陽軍給擊退了。裴蘊一時也無破城之法,只得原地圍城不攻,卻是激起了手下眾將的不滿,紛紛去往中軍帳向裴蘊討要說法。

“大帥,為何不用攻取洛口城之法?放著威力巨大的鐵炮不用,徒傷手下士卒?”華公義不解的問著。

“本帥前日說過,主公有令這洛陽城乃是近千年的古城,建城不宜,其繁華勝於京城。城中原本有幾朝宮殿,最為重要。若是用了鐵炮轟擊,則此城便如洛口城一般化為齏粉了。故此,主公不讓本帥用炮去攻。”裴蘊在此解釋道。

“大帥不用炮攻,那洛陽守軍至少10萬,且多為王世充精銳留守士卒,更有心腹大將郭世衡和軍師幕僚楊公卿一文一武指揮。兩軍相持不下,日久與我軍不利啊!”華公義心急的說道。

“公義將軍,主公還說,只需我等圍住洛陽不使其出兵西去增援潼關便可。如今王世充等反王已經被主公堵在了函谷關了,那王世充等反王數十萬人馬如今全無洛陽糧草供應,不需幾日必敗。我等只需在此等候主公捷報便是。”

“可是---”華公義正欲再說,就見中軍帳簾一挑,走進一箇中軍校尉,上前拱手將兩封書信交於裴蘊,隨後起身又出了大帳。

“好!一場大勝啊!”說罷,將書信拍在心急的華公義手中,起身大叫道:“如今西線戰事已畢,潼關勿憂矣!中原反王形同烏合,已然消亡。”

“呵呵!大帥,不想這反王們這般不經打,不光戰敗還命喪於火慄,若是訊息傳入城中,守軍軍心必亂,無心再戰啊!可行主公之計也!”華公義開懷大笑道,臉上陰霾頓失。

“正是如此!請將軍選一口齒伶俐偏將,持王世充這封親筆勸降信入城,說那郭世衡和楊公卿二人獻城納降。”

“得令,末將親自去辦就是。”說罷,華公義拿著另一封書信急匆匆跑出大帳。

“呵呵!主公好計啊!”看著開心跑去的華公義的背影,裴蘊撫須笑道。

洛陽帥府。

此時,楊公卿和郭世衡二人相對無言。桌案上便是那封城外晉軍將領親自送進城來的洛陽王王世充親筆的勸降信,這封信就是寫給他二人的。

“不想,主公盟軍50餘萬人馬全軍盡墨了,主公等諸王也俯首就擒。郭將軍,此乃主公親筆所寫,讓你我二人獻城歸降晉軍,某意出城納降,將軍心下之意如何?”楊公卿身為文臣,只覺得王世充讓獻城歸降便遵命就是,並無異議。

“唉!既然主公身家性命都在晉軍手中,我等若是不降便是陷主公於不利之地,是為不忠,降則降矣!”郭世衡雖心有不服,但此時也不得不低頭。

“傳令,城頭豎起白旗。全軍整隊出城,向晉軍請降。”楊公卿大聲對帳中眾將下令道,隨即軟座下來,頓覺渾身無力。

很快,城頭上便插滿了請降的白旗。

隨即城門大開,楊公卿在前,雙手託著帥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