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六管密集陣炮塔,2座5聯533mm魚雷,1個直升機庫,定編1184人。
總之,白書傑把造船大鱷貝薩·施瓦茨的原班人馬全部抓過來,基本要求就是:“驅逐艦的速度,巡洋艦的火力。”
白書傑的基本指導思想,造船大鱷貝薩·施瓦茨很清楚:這位狂妄的總司令,根本就是準備取消驅逐艦,發展巡洋艦作為最後的航母艦隊編隊模式。
所以,這位造船大鱷認為:這是顛覆海戰指導思想,是一次巨大的冒險!
這種冒險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而且是長期戰略層面的巨大冒險。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888、速度至上
白書傑的心思沒有人能夠猜測,即便是天才般精明的造船大鱷貝薩·施瓦茨,也不可能知道白書傑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其實說穿了就一錢不值,因為白書傑自己心裡明白,未來的敵人並不只有日本小鬼子,甚至還有美國人、英國人、蘇聯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有永遠的敵人!
透過兩年多時間和外界接觸,白書傑基本上已經摸清了各大國的發展思路,對於未來的科技、軍事走向更是心知肚明。
隨著火箭和導彈的橫空出世,驅逐艦因為噸位不足的先天弱勢,在武器更新換代“比翻書還快”的科技爆炸年代,最後都沒有半點用處,只能改裝成漁船!
戰列艦雖然笨重,但是它龐大的容量卻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一旦把重炮去掉,換裝了導彈之後,戰列艦仍然是大海之中的巨無霸。
就像前蘇聯,只要兩艘超級戰列艦,一共攜帶128枚飛毛腿導彈,就讓美國人不戰自退,主動把龐大航母艦隊送進了拆船車間!
現在,世界各國的火箭還沒成型,導彈還在實驗室裡的圖紙上。
所以白書傑目前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速度,和小鬼子海軍艦隊“火力至上”的指導思想針鋒相對。
白書傑對驅逐艦一向沒有什麼好感。
驅逐艦雖然有速度,也僅僅剩下速度。沒有足夠強大的火力,根本不能自保。放在大海上除了給巡洋艦、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當盾牌,基本上就是浪費資源。
戰列艦、航空母艦,白書傑目前已經足夠了。需要的就是具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擁有強大防空火力的巡洋艦,讓小鬼子的攻擊機、自殺式飛機全部無用。然後利用自身的速度優勢,磨死小鬼子的龐大艦隊。
當然,沒有驅逐艦以後,對於水面以下的潛艇,就需要作為一個專題來考慮,所以白書傑把造船大鱷貝薩·施瓦茨摁在元山港造船廠以後,他自己早就溜之乎了。
因為想到反潛的問題,白書傑就想到了直升機的升級研究問題、噴氣式引擎的攻關問題、火箭發動機的基礎研究問題,歸根結蒂全都是發動機問題。
引擎攻關組的組長,就是猶太人蒙恩,所以白書傑最近找的就是他。
原來,經過白書傑“指點迷津”以後,蒙恩這個航空引擎專家,終於把自己的天才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航空引擎有了一個改天換地的認識。
同時對於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方面可能對飛行器產生的危害,具有了前瞻性的考慮——這就是馬上就要碰到的問題——音障!
上一次白書傑一口氣下達了二十餘項武器生產和研究的命令,蒙恩在研究直升機升級的同時,參加了噴氣式發動機的最後攻關會議。
專家組研究發現,在飛行速度達到馬赫數m0。9空中時速,大約950公里時,區域性氣流的速度可能就達到音速產生區域性激波,從而使氣動阻力劇增。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由於受空氣溫度的影響,數值是有變化的。在國際標準大氣情況下,海平面音速為每小時公里,在11000米的高空,是每小時公里。)更嚴重的是,激波能使流經機翼和機身表面的氣流,變得非常紊亂,從而使飛機劇烈抖動,操縱十分困難。
如果這個時候飛機是平飛,機翼就會下沉、機頭往下栽;如果這時飛機正在爬升,機身會突然自動上仰,然後失去控制而出現尾旋摔向地面。
所謂音障,就是飛行器的速度和聲波傳播的速度接近、或者相等的時候,飛行器發動機造成的聲波就不能擴散開去,後面產生的聲波就會和前面產生的聲波疊加起來,然後形成一種共振堆積,這就是音障。
而共振一旦出現,飛機馬上就會在空中解體。
很簡單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