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拉大旗作虎皮之嫌。但我說後記還是要寫的,我要向為本書費心費力的親友們表示感謝。
因為專心致志,20多萬字的初稿只花了五十天,但初稿寫完,“非典”即過去,商務事又忙碌起來,改稿便斷斷續續。首先要感謝的是我太太和我子女。我太太提供了不少素材與修改意見,而我的子女們不僅是我作品的第一位讀者,還是我的秘書,書稿都是由他們打字的。我的打字水平遠遠跟不上思維,初稿至今還用手寫。
還要感謝的是老友林虹和沈克成、金依諾他們。我的寫作自始自終都得到他們的鼓勵與幫助。特別是克成兄,書中的一些觀點和提法,曾經多次與他探討過。
更要感謝的是年輕的文友李濤、柯熙、王孔瑞、餘璞、朱聞武、沈迦等等。他們不僅僅是溫州文化界的中堅力量,還是熱心提攜我這老後進的“前輩作家與記者”。特別是餘璞與朱聞武,在書稿的修改、書籍的插圖與裝幀上花了不少功夫。說實話,離開文化界十幾年,寫稿出書對我來說都已陌生,承蒙他們的指引與幫助,此書才得以順利地付印與發行。
當然,還得感謝願意閱讀本書的讀者諸君。如果您能讀完之後再予賜教,在下不勝感激!
白暉華於溫州九山湖畔
200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