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顯赫,堪輿如同神話一般神秘莫測的51區相聘美。

“費城實驗室”的前身美國海軍艦艇實驗室的建立早在二戰時期之前,而著名的“費城實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穿越時間與空間的阻隔到達遙遠的過去與未來。不過這個實驗當時直接導致100多人失蹤,事後為了掩飾此事耗費了美國政府極大的精力,但是對“費城實驗”的前景始終抱有巨大期望的軍方堅持繼續實驗。

實驗室的位置從原來的費城遷移到人口密度低得多的內華達州,不但把實驗室的名稱改成“費城實驗室”同時它所得到的實驗經費也從每年350萬美圓(1952年)逐步提高到243億美圓(1999年)。

“K博士,一切就緒。”

滿頭花白長髮胡亂披散,不修邊幅一把大鬍子的K博士長得倒是和愛因斯坦有幾分神似,估計這些專心一致探求自然奧秘的科學家是不會在乎自己外型是否得體美觀的。

“粒子加速器準備完畢!光子聚流器準備完畢!超時空信標設定完畢!”

指揮台上,神情嚴肅的K博士點點頭表示他聽到了。

“發射前例行系統檢查完畢,遮蔽系統檢查完畢,量子巨炮發射準備完畢,倒數180秒。”

現場的近百名工作人員都很緊張,這是經過完善的費城實驗第一次接受實踐考驗。不幸成為上一次實驗物件的人當中,有超過七成失蹤或死亡。餘下的倖存者則被美國政府進行了徹底洗腦,並且受到終身嚴密監控,不管從任何角度看他們的下場都不是一個會令人羨慕的結局。

“費城實驗”的最初原理並不太複雜,本來是一次希望實現水面艦艇隱身能力的實驗。第一次粗略的實驗按照預想採用了大量發電機藉助密佈艦身的導線發生磁力遮斷效應,干擾敵方雷達的探測。但是發生了意外,本來希望使艦艇達到對雷達隱身的實驗,當時由於至今尚未查明的原因干擾而發生了時空轉移效應。

類似“費城實驗”之類歪打正著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上可說是層出不窮,其中大部分事件的結果最終都是為大多數人帶來益處,但是另外一些就不太令人愉快了。

K博士的父親是十九世紀德國移民的後裔,曾經追隨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學習廣義相對論,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臨終前最後的幾個小時裡他一直守在病床前。

“牛頓說他是一個在真理大海邊玩耍的孩子,為了拾到幾個閃閃發光的貝殼而喜悅,卻沒能發現真理的大海就在他的眼前。我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個頑童呢?”

愛因斯坦已經進入彌留狀態,但神志依然十分清醒。在自己最後的生命時間裡,他還是使用了那個他所成長並且曾經無限熱愛,最後卻不得不離開的祖國,德國的語言。或者他希望能夠再次使用自己的母語表達生命最後時刻迸發出的智慧火花,而不是什麼蹩腳的英語吧!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的確是這樣沒錯,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這是一位科學家駁斥指責他的人而說出名句,愛因斯坦儘管加入了美國國籍了他並不是完全自願的,剛從納粹德國虎口脫險的他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當然談不上對美國有多麼深厚的感情。

二戰結束後他也不願意回到帶給他傷心回憶的德國,整整600萬猶太人被納粹有組織地屠殺了,他不能原諒對猶太民族犯下如此暴行的德國。猶太人在中東建立的以色列本來有請愛因斯坦擔任總統的計劃,也被愛因斯坦婉言謝絕了,他不想攪進政治的黑洞。

直到臨終時,老人悲哀地發現自己連一個最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實現,他是個沒有了祖國的人。

廣義相對論的誕生標誌著物理學的一座新的高峰,從此改寫了牛頓經典力學描繪的有秩序的宇宙格局,雖說相對論不是完美無缺的,但是絕對無愧於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發現。唯一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偉大的進步首先帶來的不是幸福和進步。而是令人類製造出迄今為止最能夠有效殺戮,而且同時成為人類徹底毀滅自己種族便利工具的核子武器。

愛因斯坦以他的先知先覺的睿智目光察覺到地球這個小星體完全不足以承受人類在它上面肆無忌憚地使用核武器。同時他也認為,只要原子彈的試爆成功,完全展現它的恐怖威力就能徹底震懾人類去使用它的慾望,使這隻怪獸老老實實地呆在倉庫裡。

可惜他錯了,核武器存在的唯一價值就在於呆在發射架上,一旦核戰爭爆發將不會有勝利者也不會有失敗者,有的只是災難。這個簡單的如同1+1=2的問題人類花了幾十年才弄明白。正因如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