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一些,走得輕鬆一些。”

九門提督把白長生和吳老三送到了門口,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好像是勸慰,也好像是感慨。

“對了,你不說三方人馬嗎?另一方人馬是誰?”

白長生猜到了其中一方乃是九門提督,剛才那“大管家”怕就是第二方人馬,可第三方又是誰呢?

臨走之前,白長生回頭問了一句,只看九門提督正立門前,仰天長嘆: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莫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排遣閒情歷村野,殷勤政務祝寧盈。

明朝便近芳山駐,秀色寧看雲表橫。

···

白長生聞聽此詩,全身劇顫。1

第240章:恭候大駕

這首詩,是乾隆三十年悼懷孝賢皇后所作。

九首濟南詩,句句誅心,字裡行間透出了乾隆爺無盡的悲傷愁苦。

也是因為這首詩,乾隆爺情念佳人,才情亙古的形象才廣為人知,時人莫不驚歎其帝王情懷。

也是因為孝賢皇后在濟南染病,所以乾隆爺終生不駕濟南城,正如那詩文中所表: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要論才情,要論帝王胸襟,這乾隆爺真可謂是千古一帝。

可現如今孝賢皇后已經死了,眼下九門提督把這首詩念出來,白長生立時三刻想起了一個人。

能與孝賢皇后有關的人,而且還尚在人間的,沒有被那大管家給剷除的,只有他!

要說江山如家宅,有了管家,肯定也有其他人,那個人的身份,便像是家宅之中夫人的貼身老奴。

正是那孝賢皇后的貼身太監,杜寒!

當年杜寒便是孝賢皇后的貼身奴僕,深得皇后寵幸,這人也很精明,知道當今朝廷不比從前的明朝重中太監,所以處處謹慎小心。

也正因為如此,平日裡裝瘋賣傻糊里糊塗,看似老好人一個不問世事,所以得了乾隆爺的賞識。

清朝打入關以來,事事以穩定江山為契,尤其恐後世阿哥著了前朝宦官當道的禍端,所有取消了秉筆執事的太監職位,這也使得當今朝廷的太監地位一落千丈。

可看似這宦官的地位一落千丈,但事在人為,伺候好了主子,一切都有餘地。

這杜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事無鉅細把孝賢皇后服侍地妥帖穩當,自然深得歡心。

尤其是孝賢皇后死後,乾隆爺觀後宮心傷,一切事務都交給了杜寒料理,此後此人更是伺候起了老佛爺。

這就算是得到昇天了,杜寒一個太監雖不執筆參事,但後宮事無鉅細樣樣都要他點頭才能操辦。

更何況還照顧著老太后,乾隆爺又是極忠孝道之人,所以此人在後宮的身份,真可嘆是說一不二之紅人。

哪怕是新來的宮女妃子,要沒有此人點頭,哪怕是王公貴族的子女也必定要在冷宮裡了卻殘生。

所以後宮之人對他極其畏懼,全都極力巴結此人。

白長生稍微一琢磨就猜到了,居然是他,倒也不奇怪。

因為眼下這女子要是真被乾隆爺給看中了,那肯定是要入後宮的。

可自打孝賢皇后仙逝,乾隆爺的眼睛裡也就再容不得半個女人了,眼下突然出現這麼一位,怎能不令杜寒心寒?

正是因為乾隆爺眼裡沒有了美色,所以才讓他得意忘形肆意妄為,可要真是皇上也動了凡心,那一切可就不容他多想了。

不過是個宦官太監,真到了要緊的關頭,真是連條狗都不如,杜寒老奸巨猾一下子就想到了後果,看來也是因為這個才急切想把這神秘的女人找出來。

找出來做什麼?

白長生不敢多去想,反正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想到這裡,後脊樑都有些發寒了,想不到區區一個女子,竟然牽扯出了朝廷三大派系之間紛亂的爭鬥。

這九門提督,放在剛才那比喻裡,就好像江山宅院裡的打手,外事都要靠他去料理才能解決。

這三個人,分管了朝廷所有的權利,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一個主調和,也不知是乾隆爺刻意而為還是人心藏鬼。

白長生不想摻合太多,他只負責照顧好這個女人就可以了,別的事情他不想也不願意去管。

吳老三路上的時候和白長生聊了一會,讓他慎重考慮,可白長生心意已決,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吳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