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部隊倉庫和兩個軍工廠也要求參加競賽。林海開始不同意,說他們那裡文化人多,和農村青年不在一個檔次上。最後幾家說好了只派戰士和工人參加,不影響公社內部的名次,林海這才鬆了口。

第一場知識競賽的時間安排在了公社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當天,除了參加表彰會的代表們觀看競賽外,部隊倉庫和軍工廠以及各大隊及社屬單位也來了不少人助威,王曉燕還請來了縣團委負責人,因此競賽的氣氛顯得很熱烈。

從第二場比賽開始,地區團委和團省委也相繼派了人來,最後兩場競賽甚至很多地縣宣傳部門和團委都前來觀摩。這種形式新穎、集文化教育和知識普及為一體的活動,讓所有人都大開眼界,團省委、地委宣傳部不但撥給了一千五百元的經費,團省委書記還親自為第一名的代表隊頒了獎。

新聞機構又一次在小河公社找到了熱點,各報紙廣播也對此也進行了連篇報道,競賽題也被連載到了報紙上。

小河公社以及王曉燕再次名聲大噪,各地各單位紛紛效仿。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應了小河公社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在全省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也是林海歪打正著的意外收穫。

陸山縣不少單位都搶著邀請王曉燕去做競賽主持人,專人專車負責接送,雖然大多時候是卡車,但王曉燕還是樂此不彼,唯一的條件就是當天晚上必須把她送回來。

王曉燕開始還把請她的哪些單位給她的紀念品擺出來想氣氣林海。可過了幾天林海受到了一筆意外之財以後,王曉燕就不再炫耀了。

《河中日報》給林海寄來了一百三十六元錢,註明是刊登林海在表彰大會上那篇發言的稿費。

林海也糊塗了。這種文章還有稿費?還那麼多?他把電話打到了潘行健那裡。潘行健說這是慣例,只要不是專業記者寫的報社一般都會給稿費。

林海說:“這主要是你的功勞,我回平陽的時候把稿費給你。”

潘行健道:“這兩年從你身上我已經掙了不少稿費,沒分點給你就算不錯了,你就安心拿著吧!”

不過可憐的林海只是拿到了一張紙。匯款單被王曉燕拿走以後就再沒了音訊。他口袋裡照例還是不足五元錢。

雖然關於小河公社開展知識競賽的那些報道里沒提林海一個字,但誰都知道這和他是分不開的。

XXX師的魯師長拿著報紙對林思遠道:“我說過了吧!有你家那小子的地方就安靜不了。”

林思遠搖頭做了一個無奈的表示。

師政委道:“《一二三四歌》現在已經被報到總政了,這回我們師可是出名了。總政文化部把電話直接打到我這核對詞作者雪原的情況。我說是我們師林副政委的兒子,現在在地方工作。那邊說能不能特招入伍,手續由他們直接來辦。我說人家孩子是全省的典型,公社黨委副書記,你們怎麼辦?文化部那邊又問了一些情況這才不吭聲了。師黨委過兩天要研究上報給作者記功獎勵的事,可林海不是軍人,無法給有文字記載的獎勵,可不獎又說不過去。老林你說說看。”

林思遠道:“林海的榮譽夠多了,他不會在乎這些。”

魯師長道:“林海那小子不是喜歡打槍嗎?等他回來獎給他一百發,不!獎兩百發子彈。讓他打個夠!”

部隊對林海的獎勵就這麼定下來了。創作歌曲獎勵子彈!這個獎勵恐怕是天下獨一無二、也是最具軍隊特色的獎勵了。魯師長因為這個決定出了名,在軍內被笑談好些年,以至於後來的魯軍長就是在離休了以後一見到林海就恨得牙癢癢。

孟凡軍這次也被選聘為大隊助理併入了黨,但孟凡英卻一連幾天都顯得不很高興。林海問她是不是丟錢了,再不就是想找婆家了?這一問把孟凡英的眼淚給問下來了,還是王曉燕去哄了一會才套出了原因。

原來孟凡英初中沒畢業就退學了,這次選人出去沒她的份。其實她也不是真的想出去,她要一走林海他們吃飯都是問題,只是覺得自己比別人落後了。

王曉燕笑道:“我這傻妹妹呀!你和他們去比什麼?你的林海哥還能委屈了你了?他會有安排的。”孟凡英這才止住了淚。

不過這個事也提醒了林海。初中沒畢業的年輕人當中確實還是有一些有一定能力的人,應該給他們一些機會。

隨後公社又發了一個通知,三個月後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年輕人進行一次知識測驗,對其中成績較好的將視同為初中畢業參加以後的選拔,這又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