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嘆氣,“五弟妹說的,我何嘗不知道。你們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上門,如今也不清楚大房那邊的事情吧。真是烏煙瘴氣,我都看不下去了。都說大老爺為官精明,做事也處處妥帖,可是你們說他怎麼就為了一個姨娘犯糊塗了。難道明琿為了一個宋子秋犯糊塗還是遺傳的不成。”
蕭明瑜大感興趣,“伯母可否將事情仔細說說。”
廖氏笑道,“說給你們聽也無妨。去年老爺子的喪事,超支了一萬多兩,大老爺只肯出一萬兩,剩下的虧空讓大嫂填補。他明知道那些採買的人並非是大嫂的人,可還是將這筆賬算在了大嫂頭上,讓大嫂背了一個黑鍋,還出了血。大嫂怎麼可能忍下這口氣。今年明楨拜在一位大儒門下,大嫂也將府裡的事情收拾的差不多了。所以就打算對那幾位姨娘動手。誰會想到,大老爺這會跳出來,為個女人同大嫂鬧了好幾場,鬧的烏煙瘴氣的。要不是明楨在其中勸解說和,這兩人怕是要徹底撕破臉。”
韓氏大驚,“大老爺怎麼會如此糊塗。大嫂這人所為掐尖要強,但是做事並不是沒分寸的人。她對姨娘們動手,無非是想要敲打一番,讓那些人守著本分,這本事做主母的指責,大老爺怎麼能出面干涉。如此一來,豈不是駁了大嫂的面子。將來大嫂還如何管家服眾,這根本就是要鬧的內宅不寧。”
“還是五弟妹看的明白。嫡庶之別,上下尊卑,守著這些規矩,才能讓一個家和睦安寧。這個道理連個婆子都明白,大老爺竟然會看不明白。我看他是鬼迷了心竅。”廖氏狠狠的唾棄了蕭茂林,“我們四房住在大房家裡,整日裡看著他們一家子雞飛狗跳的,你說我們能過的舒心嗎。前些日子,蕭明琦為母出頭,將幾個庶子庶女都收拾了一頓,還將幾個姨娘的院子都砸了。為了這事,大老爺又發了好大脾氣。將蕭明琦禁足,又對大嫂大吼大叫,差點要奪了大嫂的管家權利。若非明楨回來的及時,將人給勸住了,我看大老爺真的能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
廖氏一邊唏噓一邊幸災樂禍,“大房再這麼鬧下去,我看以後肯定好不了。五弟妹,等明年除服,大老爺要是找上門來,讓你走韓家的關係幫他起復,屆時五弟妹可要慎重。可別好心辦壞事,最後連累到五弟妹連累到韓家。”
韓氏點頭,“此事我自會斟酌。且看著吧。大房不能總這麼下去,凡事都要有個章程。只可惜,老爺子不在了,如今沒人能管得了大老爺。只盼著他能自己想明白,姨娘就是姨娘,無論如何也不能騎到主母的頭上來。不過我看明楨是個明事理的人,也肯用功讀書。明楨要是有了出息,將來大房也就不愁了。不過明年的春闈,明楨註定要錯過。明年過後,又要再等三年。既然大老爺對大嫂管家頗多微詞,大嫂乾脆給明楨說房媳婦。等兒媳婦進了門,將管家的事情交給兒媳婦來做,屆時大老爺也沒理由干涉兒媳婦管家。”
廖氏拍著大腿,大笑,“五弟妹這主意好。既然明楨要錯過明年的春闈,不如等除服後,就給明楨說一房媳婦。大老爺再不甘心,總不能衝到兒媳婦的房裡鬧事。再說了,大房是族長又是家主,要是大房日子不好過,對我們四房還有五房也沒什麼好處。等將來打完仗,豈不是要被東府死死的壓一頭。大房日子好過了,他們才會分出精力來照顧族人,振興家業。好歹我們西府才是蕭家的根基,總不能西府還不如東府的日子好過。”
韓氏沒吭聲,東府西府什麼的,自從分宗之後,這些都成了無關緊要的。不過大房是嫡出長子一脈,的確該挑起家族重擔。蕭茂林這麼鬧下去,著實不像話,是給想辦法鉗制蕭茂林才行。
第163章 算計你
更新時間:2014…8…20 11:11:11 本章字數:13905
四月,韓湘成親。韓氏派人送禮,因為有孝在身,沒出席。
六月,中州一帶乾旱,糧食絕收。中州當地民眾有鬧事者,被王府鎮壓。秦王府開倉放糧,范家不得不全力支援,其餘糧商,無論大小,都在被王府徵收糧食之列。加之朝廷以寧王周乾為首,帶領商家封堵狙擊中州的商戶,中州商戶同世家大族的日子越發艱難。悲觀怨憤在民眾間蔓延。
七月,繼蕭家之後,宋家成為第二個被王府開刀的世家。原因隱晦,傳聞宋家同朝廷有勾連,還為朝廷傳輸情報,並且庇護朝廷探子。王府下令緝拿宋家上下人等。宋家逃難,走蕭家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宋家沒有一個蕭明瑜,沒有韓家這麼牛逼的親戚,無法說服王府放宋家離去。宋家老爺子同老太太主動站出來,承擔一切,只求保全宋家子孫後代,拖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