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真誠地說,“不管是什麼賞賜之物,能換些錢來才是好的。這御用的東西,咱們哪敢私自處置?還不是得自力更生?”
林璞目瞪口呆地聽著自己哥哥對這御賜物不屑一顧的評價,他難道就只看這物件能換多少錢嗎??這可是陛下御書房手邊每日使用的東西啊!!自己若是有這麼一件,平日裡掏出來亮一亮,自己那些狐朋狗友們哪裡還敢對自己不敬?
小林公子看著自己弟弟的表情,心知肚明他心思打的是什麼小算盤,這御賜物件要是這麼用,陛下過幾日提拔起來的御史們估計就要在朝堂上瞄著自家叔父打車輪戰了。
白了林璞一眼,林甫還有正事要問他,“不過,我說這出書之事,畢竟我剛到京城不久,不太熟悉京城中的書局。你整日裡四處閒逛,可有什麼好的書局推薦,哥哥我也好發揮特長,攢些銀子給你。”
出書本來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容易得不償失。因為大部分人經學還沒讀明白,也就只有一些富家小姐會看看小說之類的書本。可這地攤文學的競爭也是尤其激烈的,甚至於盜版,盜印的情況也非常猖獗。
好在狀元郎出書,這其實是找上門來的事情。尤其小林公子還是三元連中,那日送喜報來的時候,其實就有書局老闆遞帖子來林府,問這狀元郎究竟有沒有什麼手稿,要為這位狀元郎著書立作。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時節又不比資訊時代,出名出得快。能有三元連中這等才學名氣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與其說是這些書商替小林公子著書立作,倒不如說他們是要藉著小林公子的名氣撈上一筆。
這三元一連中,有商賈或者是拍馬屁之人,要討手稿也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林甫細細計算了一下之後,其中許多人給自己的價格還極為優厚,幾乎可以說是不賺自己錢。
林甫本來對這件事沒有什麼興趣,因為寫出來的故事在手邊的只有紅學,這本書他不想印,能和傅叔學武也就沒有時間再抄書稿。因而就推辭了幾位書商的好意。
但現今這情況,傅叔和太子各有算計,叔父不好開口,沒有了依仗,拒婚之事只能自己動手,想來想去還是要耍弄這筆桿子,順帶賺些小錢。
“就如那日文儒書局給出的價格,四萬字一卷,每賣出一卷分成我二十兩銀子,這光京城就有百萬人,倘若百人一卷,我寫上個三卷,單京城一地就能收穫六十萬兩。”
林甫想起那日帖中的價格,和剛到京城時,和姐姐逛地攤購書的價格一對比,感覺這書局好似沒有佔到自己便宜。
第一三五章 自力更生(中)
林璞翻了一個白眼,心說這事兒我都知道其中的門道,“哥哥大約是讀書讀傻了吧?這三元連中,何止百人一卷?依照哥哥這等情況,著書立作莫說是二十兩,就是六十兩也賣得!”
小林公子皺了皺眉頭,這賣出一本分自己二十兩不假,但那是純利潤,自己要出的只是一份手稿而已,書局則還要加上他自己的成本費用。
古時的書是極貴的,按照此間世界的米價來算,印刷一本四萬字的書,成本就要二十五兩銀子起碼,摺合成前世的人民幣差不多要接近三千塊。
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卷書賣上六十兩銀子,再分自己二十兩,其實自己根本是不賺什麼的,撐死了賺一本三五兩,還有跟那麼多人分。
況且百人一卷也已經不少了,六十兩銀子摺合價格得有七八千人民幣了,七八千的價格在封建時代就只能買一本四萬字的書。要麼怎麼說古代讀書人少呢,這實在是讀不起啊。
一個八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費都用不到四十兩銀子,如今一本書就要六十兩,你說尋常人家如何讀得起書?
但看自己弟弟躊躇滿志的樣子,林甫卻是升起了鍛鍊他的心思。
玉不琢,不成器,何況他名字就是一個璞字。
不讓他吃吃苦,恐怕他還真以為讀書經商都是容易事呢!
也不動腦子想想,自家叔父身居二品尚書之首,自己又不是什麼寒門學子,這些書局老闆就算是奸商,他們有那麼大膽子算計到自己頭上嗎?
只是看著自己弟弟躍躍欲試的樣子,也不打算出言打擊他。與其說教,倒不如讓他自己試試看這其中的艱辛,說不定還能挖掘出他什麼潛質呢。
聽聞自家哥哥要自己操辦此事,林璞也來了興致。
文不成武不就,他倒還真沒有嘗試過,做些倒買倒賣的商賈之事。
既然有這個哥哥願意出啟動資金讓自己自負盈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