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日子真正來讓自己實力發展起來。與遼國的戰爭也要有告一段路的時候,如今只要古北能守住,遼國堅持不下去撤軍了,甘奇就該回汴梁了。
回汴梁也有大事,別看甘奇現在有了一個樞密使的官職,但是真實的權柄還只是空中樓閣,甘奇要回汴梁去讓自己真正變成一個權柄在握之人,這裡面的佈局與爭奪,還只是一個開始。
放耶律乙辛回去攪亂遼國朝廷,甘奇也要回去攪亂大宋的朝廷。
待得來日羽翼豐滿了,便是甘奇放開手腳的時候。
敢放耶律乙辛回去,也是甘奇心中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
耶律乙辛卻實在想不通甘奇有什麼理由放他走,為了兩國的和平?這種話甘奇說得出口,但是耶律乙辛相信不了,若果耶律乙辛是甘奇,必然不會放一個有智謀有手段的人回敵國。
所以耶律乙辛看著甘奇,又道:“甘相公,你到底要怎麼樣?”
甘奇也懶得多說,抬手一招:“來人吶,備車備糧,禮送耶律樞密使回去。另選一些契丹兄弟作護衛,隨樞密使一同歸國。”
耶律乙辛臉上寫滿了不相信。
只是沒想到不得多久,車架備好了,護衛也備好了,甘奇真的就這麼把耶律乙辛放回去了。
把耶律乙辛一放走,甘奇便開始整備人馬,要急著趕往燕京那邊,各處關口的戰事,得熬。
那邊與大同不一樣,那邊情況簡單,敵人在關口之外強攻,己方在關口之上苦守。並沒有多少運籌帷幄的餘地,要麼出關大戰,要麼就守著。連偷襲的餘地都沒有,崇山峻嶺之間,除了關口,大批人馬並沒有其他的路可走,而敵人就堵在關口之外。
出關決戰是冒險之舉,守住關口才是重點。
走之前,甘奇還有許多事情要安排。六七萬草原人俘虜,十多萬匹馬,還有許多傷兵的救治,以及陣亡的撫卹。
俘虜倒是好說,先分批關押在燕雲各地,一個縣關兩三百人,如今燕雲每個縣都有好幾百的禁軍駐防,雖然這些禁軍打仗不堪用,但是當獄卒是綽綽有餘的。這些俘虜,往後還有用處,比如給完顏烏古魯當奴隸。
十幾萬匹馬,暫時而言不好處理,甘奇自己會帶兩三萬匹在身邊,一來可以當作車架畜力,二來也要訓練步卒的馬術,大多數步卒一輩子都沒有騎過馬,把騎術練一練,也是為了將來組建大規模的騎兵做打算。
剩餘的馬,甘奇的安排是先趕到延芳澱去,那裡溼地極廣,雖然幾個月前經歷過一場大火,如今已然是春日,早已再次茂盛起來,讓這些馬吃一段日子再說。
往後,還可以再趕到滄州東北,滄州東北如今也有大片的溼地草原。白洋淀也是一個去處,那裡也有大片的溼地草原。
這麼兜兜轉轉吃著再說,不然十幾萬匹馬的草料,都能把甘奇吃得愁眉不展,沒有真正養馬之地,馬多了也讓甘奇蛋疼。甘奇甚至也想過要不要發賣一些,這也是能賺錢的事情,大宋朝的達官貴人多的是,馬是稀缺之物,馬就是這個時代的法拉利、蘭博基尼。
不是人們不想騎馬,也不是人們沒有錢買馬,而是買不到好馬。只要甘奇願意賣,市場是極大的,一匹馬幾十上百貫的價格不在話下,也能賺得盆滿缽滿,還能解決甘奇此時馬匹草料的壓力。
至於以後……
那就去吃草原上的草吧……
沒辦法的事情。只能這樣才能真正養得活十幾萬匹馬,繼而讓他們繁衍生息,越養越多。
想要吃到草原的草,少不得又要起兵戈。
所以大軍開拔之前,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做。
見一見俘虜中謨葛失人的首領。
謨葛失部,就在燕雲之西北,很近,從大同出關,或者從張家口那邊出關,都不遠。以往也是遼國直接掌控的草原部落,而今甘奇似乎對他們起了一些想法。
謨葛失,屬於室韋一脈,室韋在歷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其中有一支蒙兀室韋,就是“蒙古”的由來,“蒙兀”就是“蒙古”,“謨葛”與“蒙古”、“蒙兀”,都是諧音。室韋人也是從大興安嶺下來的,真要論起來,室韋與契丹是近親,同出一源,因為他們的發祥地差不多,而且如今大興安嶺北依舊還有許多室韋部落,依舊與契丹人毗鄰,連生活方式與習俗都差不多。
如果真這麼論,室韋后裔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其實與契丹人也是近親。甚至往祖宗上說,鐵木真與契丹人就是一個祖宗。而乃蠻部這種草原西邊的部落,卻是突厥語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