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他並不陌生,普奧戰爭、奧法、奧意戰爭之後,歐洲強國奧地利帝國徹底失去了執掌德意志牛耳之能力,不得不與匈牙利王國合併,聯合組建了‘奧匈帝國’這個二元君主國,而他的名字也十分細長加古怪,即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是僅次於俄羅斯帝國的歐洲第二大國,人口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及德意志帝國,居於第三位。
奧匈帝國跟德意志帝國是同盟是沒錯,不過兩個國家之間若說沒有齷齪是不可能的。親兄弟還有鬧的時候呢,何況是兩個國家呢!
事實上,一直以來不僅德國對他這個小夥伴隱隱有些敵意,畢竟是普奧戰爭時期結下來的仇了,況且無論德意志帝國還是奧匈帝國的加盟國………奧地利帝國都是日耳曼民族,都想成為日耳曼民族的領導者。若不是兩國之間北有公敵………沙俄,還都臨近曾經領導了整個歐洲大陸幾百年的法蘭西,難說兩個國家能不能走到一起去,靜下心來透過談判結成聯盟!
不過兩個國家之間的齷齪可是從同盟建立之初便麼有停止過,德意志帝國一刻也沒有停息過在陸軍規模、編制、指揮、火力上對奧匈帝國之壓制,並竭盡全力將其注意力轉移向巴爾幹地區。
若是這麼解釋下來,無論是現在的五國聯合排擠其它國對華軍火輸入,還是後來袁世凱舉債的五大銀行團中,都沒有奧匈帝國的份兒。
難怪這個曾經德意志聯盟的盟主會心中不滿了!
想到這裡李漢輕笑一聲,“公使先生,我的確對錢不感興趣。你們提到的東西也的確也的確讓我十分心動,那麼,不過,我可不認為這些東西是我能夠吞下來的。屋裡沒有外人,大家坦白的說過,貴國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呢?”
他笑著盯著顧欽斯基,“都說天下無利不起早,何況,我一個小小的革命軍將軍,所佔之地還不足貴國領土的六分之一。那麼,說吧。你們要什麼!”
老狐狸一般的顧欽斯基眉頭微微一皺,從方才他便一直注意著面前的這位年輕東方將軍,何況這幾天也看了不少有關這人的資料。憑感覺,李漢給他的第一印象便極為不簡單。
尤其是方才他見到面對他口中的誘惑一樣不為所動,他的眼神一直很平靜,幾乎都沒有過波動。
一般遇到這樣的對手,任是什麼政治老手都要頭疼的緊,因為他們很難輕易的摸得清對方的底牌,也很難在談判中一上來便建立自己的優勢!
李漢跟那顧欽斯基不急,兩人不斷的你來我往交談之中探查對方的底線,看上去好像俱都不太在意一般。
不過他麼倆這一番舉動卻急壞了旁邊的年輕洋人卡爾,等到兩人停了對話的一個瞬間,他突然站起了身來。
“遭!”
顧欽斯基見他起身心中一急,方才他的一番交戰,他基本上已經摸清了對方的意思了,不想這時候這位主兒卻沉不住氣站了出來,叫他大好的局面頓時化為烏有。
偏偏他又知道卡爾的身份,只好不斷的用眼神示意給他。
“既然將軍閣下豪爽,我方也多做廢話了。您的跟您的革命政府如今的處境鄙人十分理解,帝國政府也十分理解。”卡爾完全是有備而來,只不過到底太過年輕了,沒有顧欽斯基那般沉得住氣。
對卡爾而言,其實自武昌革命起就一直關注著事態展,並且不斷的電報與奧匈帝國駐華全權公使………納色恩聯絡,並透過他,將一份有一封有關遠東鉅變的情報發回國內去。
其實對於遠東之局勢,奧匈帝國內部也分成了兩排攻伐不斷,即以皇帝約瑟夫為首的老成派,主張主張保持中立,靜觀其變,以便攫取最大利益。當然,實際上他們也打算先看清楚形勢,這一派大多比較贊成同清政府合作,並趁機擴大帝國武器在華出口;而另一派則是以首相跟陸軍大臣為首的急流派,打算利用遠東混亂局勢,趁機在遠東擴大帝國之影響力。奧匈帝國作為世界性的強國,但是在遠東影響力甚至還不如比利時這樣的西方二流國家,如何能讓一杆妄圖恢復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帝國威勢的急流派甘心。
因為地理的關係,奧匈帝國想要謀求遠東殖民地基本上沒可能,不過,帝國內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遠東這塊肥肉呢,恨不得上來狠狠咬上幾口,填飽自己空空的肚子。
武昌起義,奧匈帝國駐華使團便已經注意到了。領事館其實已經注意許久了,加上又有卡爾的身份在,因此第一時間就把“遠東有變”的訊息了出去。緊接著奧匈帝國在華領事館幾乎出動了所有的武官收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