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倒有了幡然悔悟之意,因此便答應了禰衡的請求,又因為太史慈益州戰事地展開,他覺得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於是便主動請纓到益州前線去,希望帶回來第一手材料。
禰衡當然點頭答應。
誰知道這個邊讓才一來到益州前線,便遇見了諸葛亮謀劃奪川的事情,因為邊讓要寫出第一手材料來,所以很多的事情都不瞞著他。當聽說諸葛亮要派人作為使者到孟獲那裡一趟的時候,這個膽大妄為的文人居然向諸葛亮請求,要諸葛亮派他去。
諸葛亮卻覺得奇怪,一般像邊讓這樣的名士是絕對看不起南蠻人的,這個邊讓向來狂妄,又怎會做出這件事情?
誰知道邊讓居然說孔子曾經要到九彝居住,還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既然君子之居都不嫌簡陋,更何況是隻去一趟呢?諸葛亮聽得哭笑不得,不過倒也承認這是禰衡的一種進步,至少不是用狂妄自大固步自封,而是有了征服四方的心胸,還是很難得的,而且邊讓伶牙俐齒,倒是個擔任使者的好人選,只要邊讓肯放下架子,那就絕對口燦蓮花,可以吧人弄得暈暈乎乎的。
不過諸葛亮可不放心邊讓的言詞,這人才華是有了,但就是說話太難聽。邊讓倒是接受意見,表示自己到了孟獲那裡絕對不會翹尾巴,因為入鄉隨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青州的規矩和南蠻的規矩,他邊讓也不會壞事的。
諸葛亮還是不放心。所以就派史阿跟著前往,有史阿在,萬一這個邊讓把孟獲給激怒了,史阿也可以把邊讓帶回來,先不說史阿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地本領,就是他放過了孟獲的事情,孟獲也會賣給史阿一個面子的。這主要是出於邊讓身份的考慮,若是孟獲把邊讓給殺了,那麼日後訊息傳到袞州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那些把邊讓當成是袞州文壇領袖的文人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一個弄不好,再破壞了太史慈收服安撫南蠻的大事便糟了,自己到時也是難辭其咎。
不過看著邊讓這般知情知趣,站在後面一直有點擔心的史阿終於放下心來。眾人分賓主落坐,邊讓熱切地看向孟獲,向著諸葛亮吩咐給自己的話語,知道和這些天性純樸的人不必繞什麼圈子,於是便興沖沖道:“孟獲大王,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想必你我今天會談彼此地目的都已心知肚明瞭吧?”孟獲和孟優沒有想到對面地這個文人說起話來居然這般直接。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不由得對望了一眼,孟獲這才迫出笑聲道:“邊讓先生快人快語,很對我們兄弟的胃口,這次會談不管結果如何。我孟獲都會把邊讓先生當成南蠻人的朋友,即便是我們談不來,若是我孟獲有命回到南蠻去,只要先生到我南蠻,我孟獲兄弟定然竭誠款待。”
邊讓見到這蠻夷之人居然這般豪爽。雖然語言粗鄙,但是情真意切。頗合自己的口味,當下愉快地大笑起來道:“孟獲大王的心意邊讓領受了,若是推辭那便未免太過做作,日後定是要到南蠻叨擾的。”孟獲聽得嘴角一挑,沉聲道:“恕我孟獲這未馴教化的粗人直言,先生為何認定青州開出地條件我孟獲就一定會答應,若是我孟獲做不到的事情難道還要強人所難嗎?”邊讓看著孟獲,心中卻在佩服諸葛亮,現在孟獲的諸般反應都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故此見到孟獲的語言漸漸激烈起來倒也好不生氣,只是微微一笑道:“孟獲大王做人那是一定高原則的,哪一個成大事者沒有說話辦事的底線?雖然我青州睥睨天下,縱橫無敵,但是卻絕對不會無視別人的感受,孟子說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能體恤別人的難處,便不能叫做仁義,不能解民於倒懸的軍隊便不能叫仁義之師,故此才有‘春秋無義戰’之說,我青州深窺天道迴圈,五德終始生生不息,更有諸多君子配之養之,宛若山之仁水之智,包羅永珍,無所不含,又豈會強人說難,實在是我們青州提出地條件不能稱其位條件,大王實在是沒有拒絕的道理。”
孟獲和孟優被邊讓的這一番言語說得一愣一愣的,這個邊讓雖然收斂,可是還是弄出了一大堆的之乎者也,叫兄弟兩人不知道出何言相對,所幸邊讓的意思倒是明確,令兩人明白青州方面真的不想難為兩人。
孟獲的面色緩和下來,對邊讓誠懇道:“若是如此,還請邊讓先生說出青州的條件,若是沒有問題,我們兄弟定會選擇投降青州。”邊讓微微一笑;卻不置可否的避開了這個問題;而是奇兵突起道:〃敢問大王;您的心中是否在為某些事為難,說得明白一些;就是這些難題都來源於益州的軍師龐統?〃
孟獲和孟優聞言心中一震;面面相覷;心道他怎麼知道?雖然沒有忘記了回答;但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