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這不失是一件好事,既能獲得利潤,還能促進我們中國工業的發展。或許我們可以將這些訂單轉交到民商手裡,以此來刺激民間工業的發展。”
龍雲連忙說道:“這是一個好辦法。”
吳紹霆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們中國繼續加大工業化程序。這件事讓商務部來安排,協調一下國外貿易的訂單,我們官辦工業可以以提供技術來入股民辦工業。”
頓了頓之後,他又說道:“第一批戰車我會安排儘快送到奉天來,但是配套的軍事編制要儘快跟上。稍後給北方第一集團軍司令部去一封電報,讓集團軍立刻著手成立一個裝甲團的編制,人員可以從中央第二集團軍裝甲團抽調。”
龍雲立刻說道:“屬下馬上去辦。”
吳紹霆頷首允許了,同時他在心裡暗暗思索起來,北方裝甲團的成立不需要太多時間,之前第一代裝甲車早已打下基礎,既然中央第二集團軍目前沒有戰事,大可先將他們的裝甲團照搬過來即可。從廣州用火車、飛艇、貨輪同時開始運輸,這八十多輛山貓戰車差不多隻用一個月時間就能運抵。到時候正好趕上“市場花園行動”,中國裝甲部隊首次對外作戰,這次“市場花園行動”越來越像樣子了。
龍雲離去後,張孝準又與吳紹霆談了一些關於空軍陸戰隊的新想法,比如利用飛艇空投戰略物資,甚至還可以把特製的戰車空投下去。吳紹霆對張孝準有這樣的領悟感到很高興,不過短期內沒必要如此大張旗鼓,能夠訓練出一批合格的傘兵足以震撼軍事界,等到日後有多餘資金預算時再考慮設計專門用來空投的戰場裝置。
交談了大約半個小時,張孝準起身告辭,剛剛走在樓梯上時,在轉角處遇到了倪映典。
倪映典上前與張孝準打了一聲招呼,隨後笑問道:“張司令適才見過元首?是有關北京大本營的事情彙報嗎?”
張孝準同樣笑著說道:“哪裡,是空軍陸戰隊的事。倪總長這麼問,難道是因為北京大本營那邊有什麼事需要彙報嗎?”
倪映典打了一個哈哈,一副隨意的語氣說道:“只是隨便問問嘛,張總司令現在榮升司令,但北京大本營照樣還是你的治轄範圍嘛。”
張孝準只當倪映典是隨意調侃,並沒有放在心裡去,說道:“倪總長說的對,這兩頭可都不能耽誤。那麼,倪總長是要去見元首?”
倪映典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關於前線物資配送的事情。”
張孝準說道:“那好,我就不多打擾倪總長了,告辭。”
倪映典目送張孝準離開之後,臉上的笑容消失了,隨即換上的是一副沉重的表情。他在心裡暗暗慶幸了一下:看來張孝準還不知道大本營的事,唉,也不知道還能拖延多久……
第971章,三十八師
八月中旬,中朝邊境又迎來了一場連續數日的大雨,不過對於中日雙方計程車兵來說,這場大雨來的正是時候,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天氣讓戰場如同火場一般,腐爛的屍體、腐爛的食物、腐爛的傷口,種種讓人憂心忡忡的事情接踵而至。中暑僅僅是最輕微的症狀,如果運氣不好還會患上熱毒病,上吐下瀉連張開嘴吃藥的力氣都沒有。
磅礴的大雨將滾燙的大地澆滅了,士兵們總算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洗個涼水澡。唯一讓人不痛快的是,雨水在戰壕裡面蔓延,無論是作戰還是行走都非常不方便。
在長白山東南方向一片山林地區,幾乎快一個月沒有訊息的三十八師已經在山林深處建立了一座軍營。或許對於那些高坐在司令部的官僚們來說,吳佩孚簡直是翫忽職守、毫無建樹,但是隻有三十八師上下的將士們知道,這兩個半月的時間裡,他們做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那就是沿著中朝邊境的長白山開闢了一條崎嶇蜿蜒的山地交通線。
為了打通這條交通線,吳佩孚將第三十八師兵分三路,一路在三池淵戒備,另外一路在白巖虛張聲勢,故意裝扮是三十八師的主力部隊,隨時準備向惠山的第七師團發動進攻。至於第三路部隊則負責在後方修築交通線,鋪設牢固的交通地基。
從延邊到茂山,再從茂山到白巖,整個交通線幾乎橫穿了蓋馬高原西北部,途中要翻越長白山脈虛頂嶺、冠帽峰等多出山地,不少地方因為地勢太高,只能迂迴繞道,因此可以說這條交通線非常嚴峻,甚至困難重重。
當然,單靠第三十八師士兵來開闢這條交通線,即便全師投入工程之中都不可能取得目前的進展。吳佩孚不顧蘇家屯元首行營下令在朝鮮境內佔領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