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無回天之力,只能忍痛看著這天下白白拱手相讓。
不過現在看來,這些似乎都已經是過往煙雲,當場他選擇退避,如今還有什麼理由再重新去理會這等事情?
總之,這國家無非是還了一個當家人,可現在看來中華民國反而蒸蒸日上,還能挺起腰板主動向小日本開戰,這可真是近百年來難有的揚眉吐氣。不管是戰敗還是戰勝,最起碼這就是一個轉折點。
讓他感到欣慰的不只如此,當初自己一直主張武力統一全國,雖然最終未能由北洋來完成大業,可好歹在吳紹霆身上得到了驗證,可見只有武力完成的統一才是牢靠的國家基礎。
馬步芳看到段祺瑞欲言又止,心中頓時猜出對方的思動,段祺瑞這些年不問國事早已養成了一種習慣,如今自己上演一出苦肉戲能讓其開始回想當年,已經算是打動了段祺瑞。當即,他再次教訓的對馬紹良說道:“還不給我滾出去。”
這時,段祺瑞忽然揮了揮手,不輕不重的說道:“好了,年輕人血氣方剛,有這樣能擔待的性子也不失是一件好事。馬少帥看在老夫的面子上,罷了吧。”
馬步芳對馬紹良說道:“還不謝謝泉公開恩。”
馬紹良一臉苦悶,一邊伸手揉著被打腫的臉頰,一邊嘆息的對段祺瑞說道:“謝泉公開恩,剛才是小人無禮冒犯,還望泉公不要放在心裡去。”
馬步芳接著沉重的嘆了一口氣,聲色憂切的說道:“泉公,我們一聽到北京出事,第一個想聯絡的人就是泉公您。但是考慮到泉公已經歸隱田園,實在不忍心前來叨擾,故而才改派人去了一趟北京拜見王大人。只是王大人一味心思要為前清守忠,普天之下除了泉公之外,還有誰能真正為北洋著想呢?”
段祺瑞依然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態度,端起茶杯颳了刮茶葉,悠然自得似的抿了一口,隨後長嘆的說道:“馬少帥的心意老夫明白的很,只是這天下早已有了定論,我們何必還要另起風雨呢?”
馬步芳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在下已然明白泉公的心思,這次冒昧叨擾了泉公的清閒,實在多有得罪。不過,在下從青海臨行前受泉公的一位故交友人相托,有一件信物轉交於泉公,交了這件東西,在下這就告辭了。老三,把東西取來。”
段祺瑞坐直了身子,不由自覺的很是奇怪,自己從來與西北並無往來交情,在青海哪裡會有什麼故交友人?
馬步芳的一名手下把一個用絲綢包裹的小盒子取了出來,雙手遞到了馬步芳手裡。
馬步芳轉身由把小盒子遞到了段祺瑞面前,後者帶著疑惑的表情接過手來,開啟了絲綢結子,只見裡面是一個外觀精美的檀香木扇盒。繼續開啟扇盒的蓋子,裡面端端正正放著一柄木骨鏤雕的香木扇。
段祺瑞只覺得這扇子特別眼熟,但因為時日過久一時想不起來,隨即又將扇子取在手裡前後端詳了一番。他開啟扇面,只見扇骨上寫著一行小字“聊贈君心”,在扇骨的背面有另外一行小字,卻是用日文刻寫下來的,應該是正面漢字的日文翻譯。
他立刻想起來,這是在為鎮壓民黨起義時,自己代表袁世凱向日本軍方借貸軍火,日方代表武藤信義贈送給自己的禮物。不過他當時並沒有把這個禮物放在心上,事情結束之後甚至都不記得放在哪一個抽屜裡面。
扇子只是其次,讓他感到驚訝的是武藤信義竟然去了青海!
他很快明白馬步芳的用意,這個年輕人就是要讓自己知道,日本人已經開始聯絡西北軍閥,就連武藤信義都已經調派到西北成為常駐聯絡人。
看來,西北馬家軍這次是真心要有動作了!
馬步芳略略等了一會兒,隨後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向段祺瑞行了一禮,說道:“今日多有打攪,既然泉公心意已決,在下自然不敢繼續深叨,就此告辭。”
段祺瑞忽然開口說道:“馬少帥留步。我且問你,這隻扇子是如何尋到的?”
馬步芳微微欠身,說道:“是武藤先生命人從昔日總理府重金購回的,武藤先生說,只要泉公願意出山,北洋必然能夠東山再起。不僅武藤先生是這個意思,與武藤先生一起的理查德先生同樣是這個意思。”
段祺瑞不認識什麼理查德,不過這個名字是典型的英國名,早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期間,他就已經聽說英國在西北的動作,很顯然這個時候英國又在暗地裡拉攏馬家軍了。
他表情淡然,卻語重心長的嘆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馬少帥,有一些話老夫不得不說出來,希望你聽了之後不要太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