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石油儒將竟然也像餘秋裡那樣不斷揮動起拳頭,激情無比地:“同志們,英雄手下無難事,現在就看我們志氣大不大了!氣魄高不高了!我們的隊伍,是轉戰祁連山、崑崙山、天山和峨嵋山的英雄好漢,打遍了長江和黃河之間,現在我們在這裡會師。同志們,大好的時光,大好的油田,正是英雄好漢大顯身手的大好時機!幹吧!”
“幹……!”
全場的各路英雄奮然起立,振臂誓師。
“會戰檢閱開始……!”獨臂將軍並不因此想收住這激動人心的誓師場面,他又以獨特的軍事指揮家的高超藝術,將與會的每一個人推向表演的主角……而他則以一個老軍人的風度,直挺挺地站在那兒注目著一支支鋼鐵隊伍在身邊走過……身邊,他的助手、會戰指揮部的其他領導學著他的樣,精神抖擻地站成一排,以同樣嚴肅和神聖的注目禮,檢閱著自己的英雄隊伍呵,這個隊伍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笑,穿著也各不相同,比起整齊劃一的解放軍檢閱隊伍要差得多,但他們的精神鬥志則一點也不遜色。瞧,最引人注目的隊伍來了。哇,是五匹高頭大馬呵!那大馬上面分別坐著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騎坐的馬都由一個探區的領導牽著,他們是三探區的黨委書記李雲……他為王進喜牽馬;副書記張雲清為段興枝牽馬;副指揮孫文燕為薛國邦牽馬……這就是聞名大慶、聞名石油戰線、聞名全國的“五面紅旗”。
“五面紅旗”,披紅戴花,在五位領導人的引領下,騎在五匹大馬上接受餘秋裡等領導的檢閱,又在萬眾歡呼和簇擁下繞場而行……這一幕永遠留在北大荒的記憶裡,也永遠留在那個時代的全中國人的心目中,當然也永遠留在共和國建設的史冊上。
誓師大會的最後一刻,餘秋裡又一次帶領萬人高呼:“向王鐵人學習!”、“人人爭做鐵人!”
“轟隆隆……”一道閃電和霹靂,劃破千里荒原。
1960年……人民共和國最困難的時刻。松遼大地上卻響起了一聲震撼世界的春雷。
《部長與國家》第六章(1)
艱苦卓絕。荒原上迎來“上甘嶺”之戰。
飢餓困擾會戰全線,一夜間有幾千人因飢餓患上浮腫而相繼倒下。將軍部長心急如焚:“下泡子逮魚!上荒地挖野菜!扒樹皮!吃雪水!就是用草根泥巴填塞肚子,也不能敗下陣!”
“誰做逃兵,我就在薩爾圖車站用機槍擋他回去!”
鑽井臺上,一位正跪著雙腿擺岩心的女技術員說:“我的腿有毛病,站不起來。跪著好乾活。”
吉普車上,鐵骨錚錚的將軍部長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在一座“乾打壘”前,他飛腳踢開木門,對正坐在椅子上的一位領導幹部大開罵戒:“……工人和技術人員跪在地上幹活,你卻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聽著:把你們辦公室的所有凳椅統統送到施工一線去!否則我槍斃你!”
這一天,北京的天氣多雲。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二百多萬群眾,毛澤東出現在城樓時,“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響徹雲霄。毛澤東神情凝重,顯得心事重重。中蘇之間的爭吵已經很激烈了,而毛澤東此刻仍然期待著能夠彌合所出現的裂痕,天安門前這聲勢浩大的聲援便是一種姿態,但能不能換得赫魯曉夫的回心轉意,毛澤東顯得並不那麼有信心。
這一天,餘秋裡沒能上天安門城樓。他乘坐的吉普車正陷在雨中的荒原上,前也不是,退也不是。站在泥水裡的司機急得一邊抹著臉上的雨水,一邊不知如何是好地叫嚷著:“這鬼地方怎麼天天雨下個不停呀!”
餘秋裡無奈地開啟車門,一手挑著蓋在頭上的雨衣帽,眯著被雨淋溼的眼睛,向四周瞭望:
四周是什麼?什麼也沒有,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望不見邊的水澤世界……那些剛剛露出綠芽的野草七歪八斜地飄落在汪洋之中,彷彿在痛苦地向過路者求助。但它們得到的結果是更加的痛苦……幾乎從它們身邊走過的人無一例處地反過來求助這些野草,他們或雙腳踩在它們的上面以求不陷入沼澤之險,或乾脆將它們連根拔起,當作阻滑器,墊塞在拖拉機或者汽車的輪子底下……嘎斯吉普車毫不例外地同樣採取了野草墊塞車輪子的辦法。司機和秘書幾乎把長褲和短褲都浸溼透了,但由於陷得很深,車子不僅發動起來後前進不了半步,反而陷得更深。此刻的部長也成了“泥猴”,唯有那隻和身子貼在一起的空袖子還能讓人認出他是誰。
“哎呀餘部長,你們怎麼在這兒呀?快快,快上我們的拖拉機吧!”真是天助餘秋裡!在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