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位分最高的嬪妃。
只不過前朝官員拿懿貴妃的出身說事,說懿貴妃是庶出,不能為後。前朝大臣有的支援二皇子之母李淑妃為繼後,有的則是希望聖人重新聘娶新後,總之為這事朝堂爭論不休。
最後聖人拍板定論,他不會再封新後。
就在同一天,聖人下旨封懿貴妃為皇貴妃,以副後之尊執掌鳳印統領後宮。
姜宛茵也因為是皇貴妃的生母而得聖人恩典得三品的誥命淑人。此時薛虹已經官居正三品了。王秀瑤也是三品的淑人誥命,如此姜宛茵和王秀瑤算是平起平坐了。
在寶櫻封了皇貴妃之後,姜尚昀便到薛家和薛虹父子商量了許久,之後薛衍就回金陵去了。
姜宛茵問薛虹才知道,薛衍是打算回金陵看著薛蟠和薛蛡。
或許是忌憚還是別的原因,薛寶釵出嫁之後王秀瑤就回金陵和薛蟠一起在金陵居住,一直沒進京。
後來宮裡傳出陛下的了新寵,如今宮中最得寵的已經不是皇貴妃了。
二皇子已經成親多年,連孩子都早了,早就入朝當差了。皇后孝期過後,十七歲的四皇子大婚後也入朝當差。
這新一輪的奪嫡早已經悄然開始了。
聖人並不如當年的老聖人長壽,在位不足三十年就駕崩了。
在這其間,姜宛茵先送走了王秀瑤。在王秀瑤走後,薛衍將姜宛茵扶正了,姜宛茵成了薛衍的繼室,姜宛茵的四個兒女晚了幾十年成了繼室嫡子嫡女。
其實在皇后崩逝之後,朝廷議論封后之事之時薛衍動過心思,不過被姜宛茵阻止了。
一是姜宛茵可不想讓薛家被人拿住把柄,二是太過刻意,三是王秀瑤這些年也安分,而且還幫了她不少忙;再則王秀瑤甚至避居金陵不進京,姜宛茵到底沒狠手讓薛衍對王秀瑤下手。
王秀瑤是在聖人二十年的時候去逝的,當時她已經年過六十了,王秀瑤是壽終正寢的。
在王秀瑤的孝期過後,薛衍將姜宛茵扶正。
當時薛衍身體已經極差了,是姜宛茵用盡了手段保他性命。姜宛茵這麼做就是為了等王秀瑤去逝,等薛衍將她扶正,讓她的兒女成為嫡女。
在姜宛茵成為薛衍的繼室第二年,薛衍也去了。
姜宛茵的外孫徒曦鬥贏了二皇子,也鬥贏了聖人,最終登上了皇位。
四皇子徒曦登基,皇貴妃寶櫻母憑子貴,成為新的太后。
在太后冊封大典之後,姜宛茵領著兒媳和孫媳婦及重孫進宮拜見太后娘娘時,姜宛茵已經七十來歲了。
“臣婦拜見太后娘娘。”
姜宛茵拄著皇帝外孫賜的龍頭杖,在孫媳婦的攙扶下下跪行禮。太后娘娘從鳳座上起身親自攙扶起姜宛茵。
“母親。”
嫡妻的丫鬟
姜宛茵是被耳邊焦急唸叨聲吵醒的, 剛朦朧有了意識,隨即一陣巨痛從下身襲來了。
怎麼回事?難道又是被打了。
有過多次重生的經驗, 雖還沒意識清醒但姜宛茵已經知道自己定然又是重生了。
現在意識還沒有完全清醒,她還沒有控制這新的身體。
姜宛茵用意識叫喚愛喵。
“愛喵, 你給我滾出來了。”
“喵來也!”
“胖妞, 你找喵何事呀?”
愛喵擺個翹二郎腿悠哉姿勢。
“這回你到底把我扔到哪裡了?該不會是給我找個殘廢。都快痛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