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宿兩晚。
王秀瑤沒有給薛衍抬通房丫鬟,姜宛茵也不會這麼做,李姨娘是不敢這麼做,薛太太是不管薛衍後院的事,所以薛衍依舊只有妻妾三人。
而且薛衍似乎也沒有什麼異議,薛衍的後院就一直這樣著。
薛衍將心思更多的放到外面的打理薛家的產業上,每年巡視產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外的,真正在府裡的時間並不多。外面的事姜宛茵不管,她只一心養孩子。
王秀瑤依舊大方的給榮國府京城王家的金陵王家送禮,這事薛老爺放薛太太和薛衍都沒說什麼。
如此轉眼又兩年地過去了,薛虹和寶櫻過了六歲的生辰後,薛老爺就做主讓薛虹搬到前院住,還給薛虹請了先生正式啟蒙讀書。至於寶櫻,依舊在薛太太身邊承歡膝下。
姜宛茵的兩個小兒子還沒到三歲,姜宛茵還沒給他們啟蒙,想讓他們自由玩耍兩年。姜宛茵時常帶著兩個小兒子去寧馨院,或是將女兒接到蘭心院來。姜宛茵開始慢慢教寶櫻規矩和其他的。
教導女兒時,姜宛茵便會將兩個兒子留要寧馨院讓薛太太照顧,有孫兒陪著薛太太自然樂意。自王秀瑤病情好轉之後,薛太太便將管家權又交還給王秀瑤。如今薛太太就是含飴弄孫。
李姨娘見姜宛茵將兒子送到寧馨院,她也將她的兒子送到寧馨院。
三個孩子周時薛老爺給三個孩子起了名字,姜宛茵的二哥兒叫薛蛉,三哥兒叫薛蚖;李姨娘的四哥兒叫薛蛡。
薛家到了薛衍的兒子這一輩從蟲字,這名字實在是不好起。蟲字旁的旁字,多是字意不怎麼好的字。
或許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李姨娘對薛蛡很是溺愛,雖年紀小但脾氣可不小,又霸道,這使得姜宛茵的兩個小兒子不喜和他玩。李姨娘知道這事之後還因此恨上了姜宛茵母子。
這兩年不管是姜宛茵還是李姨娘都沒有再懷孕,這使得李姨娘更是將薛蛡當成眼珠子一樣疼著。
累世經驗,姜宛茵自然知道如此教養孩子不行,也看出不妥;不過又不是她的孩子,而且李姨娘也聽不得別人說薛蛡半句;所以姜宛茵直接無視,根本不管李姨娘如何教養兒子。
只要李姨娘不犯到她手裡,不伸手到她兒女身上,薛蛡不欺負她兒子,她壓根不管。
王秀瑤的病依舊是時好時不好,李姨娘討好了王秀瑤幾年王秀瑤也沒鬆口將她的賣身契給她,李姨娘依舊是奴籍。
每每見李姨娘討好王秀瑤,姜宛茵心就忍不住感激,幸虧當年王秀瑤被逼無奈,迫不得已給她放了奴籍抬她當了姨娘,要不然她還不得落得個跟李姨娘一樣。
李姨娘為了討好王秀瑤,甚至主動將王秀瑤的人放到薛蛡身邊,而且還重用。
姜宛茵只看著,從不說什麼。
“姨娘,大奶奶又讓人給榮國府送禮了。”
姜宛茵在給薛衍做衣裳,花顏從外頭回來隨口一說。
“又送禮?榮國府又有什麼喜事?”
姜宛茵停下手中的活,仔細想了一下。她對榮國府的事還是很瞭解的。不待她想起來,花顏立馬就告訴她了。
“聽說是榮國府的嫡小姐四姑娘出嫁,咱們大奶奶讓送禮添妝呢。聽說那四姑娘嫁的可是探花郎呢,還是聖人親自賜婚的。聽說那探花郎是姑蘇林家人,模樣長得極為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