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哼一聲,扶著青梅的手進了坤懿門。
姜宛茵不在意,扶著翠湖的手跟著也進了坤懿門。她身後還跟著她宮裡和甄宓兒宮裡的低位嬪妃。
看著前頭扶著甄宓兒青梅,姜宛茵不禁感慨,這時間過得太快了。
進宮這麼多年,王嬤嬤,月玲青蘭都去了,就連玉嬌也在九公主年幼時病逝了,如今唯有青梅還在甄宓兒身邊。青梅也是姜宛茵在這宮裡除了甄宓兒外的另一箇舊識了。只比甄宓兒大兩、三歲的青梅如今看起來倒像是比甄宓兒大了二、三十歲。
如今想想還真是物是人非啊。
“妍妃娘娘到,珍妃娘娘到,馮婕妤到……”
姜宛茵跟在甄宓兒身後進了鳳儀殿。
鳳儀殿內已經有不少嬪妃在座,只有皇后和林貴妃還沒到。姜宛茵和甄宓兒同為六妃,自然是先要向四妃中的三妃及比她們資歷老的六妃中另三妃行禮請安,然後才受比她們位份比的嬪妃請安。
轉眼間已經二十年過去,當時已經甄昭儀的甄宓兒在生了九皇子之後就升了妍妃。不過也因為四位之位已滿,哪怕在之後甄宓兒再生了十二皇子和十三公主也沒有再晉位。
而姜宛茵在八皇子三歲時又生了十公主,在生了十公主後她便由淑容晉了昭儀。她自晉了昭儀之後,甄宓兒對她恨意更深,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因為姜宛茵也晉了昭儀,讓甄宓兒遭後宮嬪妃嘲笑許久。
姜宛茵她在宮中勢力人脈都不如甄宓兒,在宮外又無外援,若不是聖人護著她很難在甄宓兒和一眾後的算計中護著她的一雙兒女長大。雖然她知道聖人目的是讓她在宮中牽制甄宓兒,即使知道聖人目的,姜宛茵依舊很感激聖人。
後來在八皇子十歲時她姜宛茵又生十五皇子。如今在宮中她的十五皇子是聖人最小的兒子,很是得聖人寵愛。
聖人在她生了十五皇子之後就冊封她為珍妃。
雖然比甄宓兒晚了十年封六妃,哪怕她在六妃中排位在甄宓兒之後,但姜宛茵她也總算是與甄宓兒平起平坐了。
“每回來請安都見妍妃妹妹和珍妃妹妹一起來,兩位妹妹還真是主僕……哎喲說岔了……”陳淑妃一臉說錯話的懊惱。
“本宮年紀大了記性不好,說差了話,兩位妹妹大仁大量不會見怪吧。”
“兩妹妹進宮這麼多年依舊姐妹情深,可是本宮和諸位姐妹們羨慕啊。”
面對陳淑妃故意的挑撥離間,不管是姜宛茵和甄宓兒都沒有與她硬碰硬的意思。
大皇子近來得聖人重用,陳淑妃身為大皇子的生母,母憑子貴,陳淑妃在後宮也越發的得意。
陳淑妃是因為運氣好生了大皇子才得封為四妃之一的淑妃的。陳淑妃原本容貌不出眾,早年也不甚得寵,要不然也不會讓無子無女的林貴妃壓在她頭上。
就沒很得寵過的陳淑早就看姜宛茵和甄宓兒兩個寵妃不順眼已久,只要找著機會冷嘲熱諷挑撥離間總是少不了。
如今故意提起主僕除了挑撥離間外,也有嘲笑甄宓兒羞辱姜宛茵的心思,因為前一日八皇子和九皇子得了聖人的誇講。
姜宛茵和甄宓兒雖升六妃已久,但六妃與四妃還是差距很大的;更何況陳淑妃已經封淑妃幾十年了,在宮中根深蒂固,她們自是不敢與陳淑妃硬碰硬,免得被陳淑妃安個不敬尊位的罪名。
不過被人欺到頭上,還不反擊那就是孬種。不管是一向高傲的甄宓兒還是一向以謙和溫順示人的姜宛茵都不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