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姐姐您是怎麼知道的?”
姜宛茵低頭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
“是王柳氏身邊的方嬤嬤無意中說漏了嘴叫我聽到了。”
“我生母與方嬤嬤曾同是柳陳氏的陪嫁丫鬟,因為我生母美貌被柳三老爺看中納為妾, 且甚是得寵。然而也因此遭柳陳氏嫉妒,趁柳三老爺出遠門柳陳氏逼迫將當時我那已經懷孕的生母配給僕丁。我生母生下我之後就亡故,我被柳陳氏抱入府中當奴婢養大。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我是僕丁之女,對柳陳氏的養育之恩十分感激。柳三老爺回府時我生母已經亡故,柳陳氏自然不會讓他知道故此他便不知我身世。”
“若非方嬤嬤說漏嘴,我怕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是王柳氏的庶妹是柳三老爺的女兒,是理國公府柳家之女。”
“雖然父親不知道我是她女兒,可我自己知道我是姓柳的。我兒子不能隨其父姓王,自然就該隨我姓氏姓柳。”
原主姜秋月心裡一直遺憾不能與生父相認,不能姓柳。現在她讓她們的兒子姓柳,這也算是全了姜秋月的遺願了。
“既然如此那姐姐為什麼不恢復自己的姓氏姓柳呢?”
自己明明姓柳卻不姓柳改而姓姜,自己的兒子明明姓王卻改姓柳。宛蓉那不夠聰明的腦袋是想不明白。
“自然是為了有個別人能接受的說法。我姓姜,飛兒姓柳,以後咱們就對外聲稱我是寡婦柳姜氏,飛兒則是我的遺腹子。如此咱們姐妹倆帶著個孩子才不會遭人非議。”
兒子不是不能隨她姓姜,只是她自己不想改姓,若是兒子隨她姓姜將來難免會遭人非議,還不如讓兒子姓柳。
都說是眾口鑠金,遺腹子總比私生子好,姜宛茵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被人罵是私生子。
宛蓉聽姜宛茵這一番話神情怪怪的。大爺可沒死,她姐姐竟要自稱寡婦。
雖見宛蓉怪異的神情但姜宛茵卻想深究。姜宛茵仔細教兒子念他的名字,直到兒子記住了自己的名字。
雖已經拿到戶籍和路引,但姜宛茵並沒立即離開京城,當然她也沒想留在京城。
這京城權貴眾多,天下掉塊磚都能砸死個王爺,留在京城可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則她與宛蓉容貌太過出眾招眼,時日久了難免會引人注意招來災難。
因此姜宛茵從沒想過留在京中。
沒有立即離京除了想報仇之外還有因為拿到戶籍和路引時時節已入冬,不宜遠行。
為了不招人眼,招來麻煩,姜宛茵一直女扮男妝出門。入冬下雪之後,姜宛茵便每日進出忙碌,每天都出去採買,花了十多天才屯夠了三人一冬天的糧食和蔬菜蛋肉。
之後姜宛茵打定主意沒事不出門,在家裡貓上一冬,等開始雪化了就離開京城。
在入冬之前王秀瑤出嫁了。
王秀瑤出嫁那日,姜宛茵藏身在人群中看著王秀瑤被王子勝背上花轎,帶著十里紅妝出嫁,在炮竹聲中花轎遠去。
見王秀瑤平安出嫁,姜宛茵也就放心了。
該告訴王秀瑤的她都已經告訴她了,也算是還清了欠下的人情。
趁著人群還沒散姜宛茵悄悄離開。
在王秀瑤出嫁之前王家還發生了一件讓姜宛茵心情大好的事。
她的仇人王柳氏懷孕七個月時早產了,孩子沒保住,王柳氏自己也因為傷了身子不能再生了。
姜宛茵暗中打聽訊息,得知王柳氏生下夭折的孩子是個兒子,只說王柳氏傷心欲絕。王柳氏傷心,姜宛茵才覺得開心。
她還打聽這事是王甄氏做的,王甄氏害王柳氏早產,被老太太和王子勝給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