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軍開道,槍兵隨後。緊接著是手持各種樂器的梨園子弟。
之後,便是九匹龍駒寶馬。拉著一輛異常奢華的龍輦。
龍輦兩側,由皇甫坤與高力士隨行護衛。
龍輦之後,則是由楊國忠為首的群臣。
數百人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洛陽府衙。
百姓們心中驚詫,紛紛伸著脖子看去。
李滄海見狀,忙領著洛陽府一眾官員迎了上去。
很快,人馬來到了洛陽府前。
李滄海率眾人行跪拜之禮:“臣李滄海率洛陽府眾官員,恭迎聖駕!”
百姓們這才知道來者乃是當今天子,頓時紛紛跪倒在地,對著龍輦恭敬跪拜行禮。
李隆基從龍輦之中走出,在高力士的攙扶下,下了龍輦,揮手道:“眾卿平身!”
眾人這才站了起來。
李隆基走到李滄海跟前,捋著鬍鬚,說道:“李愛卿,這七天的時間可是過去了,朕也來到洛陽府,這接下來,你可要給朕一個交代了啊!”
李滄海恭敬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給陛下一個交代。”
李隆基點了點頭,隨即走進公堂。
隨行之人,將龍椅搬至暖閣之中,李隆基坐了進去。
李滄海對著李隆基恭敬地行了一禮,道:“陛下,現在是否可以開始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道:“此番你是主審,朕只是來旁聽,一切你說了算。”
“謝陛下。”
李滄海起身,走到審判桌後,一拍驚木堂,正色道:“本官李滄海,新晉大理寺正卿,奉聖命調查十四年前懷化大將軍秦復通敵叛國一案,於天寶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於洛陽府開堂重審此案。”
李滄海臉色凝重,他威嚴的目光掃過明顯吃驚不已的官員與百姓,喝道:“升堂!”
隨著他一聲厲喝,整個公堂頓時變得肅穆起來。
所有人都陷入了安靜,紛紛看向李滄海。
“秦復,鎮守邊關十載,聲震邊關,威名赫赫。開元二十七年,加封懷化大將軍。次年因通敵叛國而被處以極刑,滿門抄斬。”
暖閣之中的李隆基正在品味著一杯茶水,聽到李滄海的話,他手中茶盞突然抖了一下,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就聽李滄海接著說道:“本官無意間接觸此案,發現此案大有可疑,秦復通敵叛國一案,當年由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司會審,但奇怪的是,當我調閱當年案宗之時,卻沒有找到相關結案陳詞。洛陽府沒有,大理寺、刑部、御史臺同樣沒有。”
群臣聞言,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百姓對朝廷相關政策並不瞭解,但這些官員卻是極為熟悉。
但凡案件發生,無論大小,都要有案件相關記錄,用來記錄案件發生的時間、經過,以及最終結果,這個便是結案陳詞。
結案陳詞在案件結束之後,都要收入卷宗,以備往後查閱。
秦復通敵叛國這麼大的案件,竟然會沒有結案陳詞,這確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合乎常理。
不過,這僅僅令人有些驚詫而已,畢竟此案已經過去塵埃落定,也不會有人想到去翻閱此案,自然也就無人能夠察覺出其中問題。
“僅憑沒有結案陳詞,你便認定此案另有隱情?”楊國忠開口問道。
李滄海看了他一眼,說道:“我之所以會認為這其中有蹊蹺,是因為聖上曾見過這結案陳詞。”
李隆基眉頭微皺,說道:“當年朕確實看過此案之詞,這有何蹊蹺之處?”
李滄海對著李隆基深深地行了一禮,問道:“陛下可還記得案詞上說的什麼?”
李隆基想了想,說道:“朕記得上面說經過三司會審,秦復對自己通敵叛國之罪,供認不諱。”
“陛下,臣這裡有一封當年的案詞,請陛下御覽。”李滄海從挎包裡掏出一份證詞,高舉過頭頂,說道。
高力士見狀,立即走了過去,將案詞上呈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開之後,仔細地看了起來。
他看完之後,臉色突然起了變化,語氣也冷了許多。
“李滄海,這是怎麼回事?”李隆基冷冷地問道。
群臣覺得一頭霧水,紛紛猜測,那究竟是什麼,竟然能夠讓皇帝如此震怒。
“回陛下,這才是當年三法司所查到的之事。他們並沒有真正查到秦復通敵叛國的直接證據,反而查出了那些指認秦復的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