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說儲存只有不到三千萬?這技術不是已經突破了嗎?”
衛生局:“技術是有,但研發成品的資源還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目前預計不會再多了,我們需要先觀察這一批5年疫苗接入的孩子成果後再決定是否繼續研發,所以,五年內暫時是不會有任何計劃再研發了。”
轟。
這個條件下,誰特麼不瘋狂才怪!
如果這產品是私人工作室集團釋出的,那那些人還會有所顧忌,但這可是國家衛生局啊,親自召開的釋出會釋出,別說美利堅,其他四國已經也在釋出了,並且各國的儲存量都不多!
即便這是陰謀,難道華國也瘋了要害自己的國民嗎?
顯然,這疫苗肯定是技術過硬的。
於是,釋出會結束以後,新型疫苗直接登上了全球熱議頭條。
而這時候,一些嗅覺敏銳的商人聞到了商業的氣息。
美利堅和其他四國既然都有技術,那為什麼儲存三千萬,而不是不斷推行?這種惠民利民的東西,不可能不繼續推。
於是有人發現了其中的關鍵所在,那就是他們這些儲存量或許和之前他們收購的‘復活’產品有直接掛鉤!
1068:我們不看好新型疫苗,走著瞧
有人統計了一下。
今年初期,曼陀羅發行了‘復活’產品達到了1。3億瓶銷量。
這其中在各個代理商手裡擠堆和使用者手裡全球總共達到了5千萬未拆分的產品。
然後迪拜王室就吃下了三千三百萬瓶。
然後轉手賣給了美利堅和華國一家1500萬瓶。
而美利堅和華國同一天發行的疫苗儲存統計都沒超過四千萬瓶,他們資料如此的接近,這可能和他們當時從迪拜哈伯這裡收購來的1500萬瓶有關。
再然後,有人分析發現,‘復活’產品黃金裝是30毫升,而疫苗注入只需要10毫升。
其他國家研究發現,在這曝光的疫苗成分中,多數和‘復活’產品的成分吻合率很高,有人肯定,新型疫苗的前身就是‘復活’產品,也許只是濃縮或者技術更加純粹了而已。
但饒是如此,有經濟學的專家認為,這次最賺錢的不是哈伯!
而是五國!
首先,黃金裝和鉑金裝的金額相加也不過1500美金。
但別忘了,60毫升濃縮新增之後,不一定只能夠做出1份10毫升的新型藥劑,甚至能夠做出好幾份!
可是,一份的定價是3999美金!
這特麼是幾倍的利潤?
洛克菲勒承包了所有收購投資,疫苗也在他們手裡負責發行,用這些專家的話來說,真的是賺得可以笑醒了。
總共投資了7百億美金然後轉變成了4千萬份疫苗。
按照單價3999等於近1。6千億美金!
利潤9百億美金!
就問還有誰?
當然,這些資料和幕後肯定是不能曝光的,這就是利益分配問題了。
但這不妨礙有專家們分析出大概的數值,然後,本來人人唾棄的曼陀羅產品,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間火了起來。
收購請求甚至到了黑市。
一瓶都不放過。
有商人敏銳的做起了倒鬥賺取20%到50%的差價利潤。
他們也不怕沒人買,因為他們相信,五國的疫苗庫存絕對需要‘復活’產品來做材料!
有了這個前提,他們儘管收購,反正價格他們就放在那,你愛買不買!
曼陀羅工廠會沒了,量產是不可能了,去年和前年存下來的貨源根據小道訊息,最多八千萬瓶。
而五國就吃下了五千萬瓶,在外留下來的兩千多頑瓶全是商機。
那些代理商們腸子都悔青了。
他們一聽到有副作用,加上曼陀羅工廠的毀滅倒閉,人也聯絡不到,真怕偌大的庫存會拖垮了他們,要真沒人購買,他們庫存幾百萬千萬,都是幾十上百億的錢啊,要全部變成廢品,豈不是要破產了?
所以全球各個地區的代理商們就真按照哈伯給的60%的價格賣給了他。
現在看到黑市150%的價格收購,這幫人真的是想跳樓的心都有了。這一進一出,特麼走著100%的利潤了!
還真有代理商去殺手聯盟因為受不了這麼大的刺激要懸賞殺哈伯。
而且開的價格還不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