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廳中央被鋪就了一層厚厚的原木地板,而地板的中央,又是陳列了一張長三丈、寬一丈的大幅澄心紙。

三丈長,恰好是傭兵大廳主牆的高度,一丈寬,恰好是正午時分天窗**到主牆上的陽光寬度。原先這面牆,只是那麼沒品位的空著,而今天之後,它將成為整個廳堂中最耀眼的地方。

天京城中幾乎所有有頭有臉的人都到齊了,大家衣冠楚楚,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圍在木地板的周圍。沒有人嘰嘰咕咕吵吵嚷嚷,也沒有人摳腳摳鼻打嗝放屁,在這場天京城有史以來第一場文化活動現場,一群莽漢粗人居然都有了教養。

掌聲響起來了,這意味著主角悍然登場。不,請大家將視線從昆哥、蓮嫂、葉兒嫂身上移開,轉向那位散發赤足、一副西晉狂士打扮的白袍人,因為,他才是今天的主角。

萬眾矚目之下,這白袍狂士掄起一根比拖把還粗一圈的巨型狐狸毫毛筆,飽蘸墨汁,大步流星,飛奔上了巨幅澄心紙。只見他飄忽快捷,筆下字跡勁瘦而不失其肉,轉藏鋒,折露鋒,橫帶鉤,豎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頃刻之間,竟是在巨幅澄心紙上寫下了瘦直挺拔的四個大字“大宋傭兵”!

不消說,寫字的人自然是皇帝之中書法最好的趙佶是也。這四個字他可是下了一番真功夫,昨兒一晚這位養尊處優的太上皇連眼都沒閉,竟是用了一個通宵來構思今天這場藝術演出。四個字,每個都有如今兩米的高度,個個銀鉤鐵畫,飄逸勁特,一眼看上去銳利無比,果真是有幾分勵志的味道。雖說幾個字的境界上多少摻雜了一些趙佶媚柔的性子,不過總體來說,忽悠莽夫居多的傭兵群體足夠了。

當然,今天這場活動既然冠以了藝術演出的名義,而不是單純的題字,就說明橋段絕不是題寫四個字這麼簡單。大字寫完,現場響起淙淙琴聲,曾經服務過遼國越王府、如今的傭兵文化藝術團的舞姬們圍繞著大字兒跳起了舞蹈,又有九位頗負盛名的金石雕刻家匆匆上前,將御書筆記臨摹下來,然後,這些字跡會雕成印刷刻板,甚至是於各地傭兵分會內製成石碑。

當然,舞蹈與金石藝術家現場刻版的表演,還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拖延時間――必須要等到御書的墨跡自然陰乾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活動。半個時辰眨眼過去,眼看著澄心紙已變得乾燥,只聽得隆隆一陣鼓聲,來自少林傭兵團的八十一位武僧、峨眉傭兵團的八十一位師太、青城山的八十一位道長、以及從儒教四大書院中招聘而來的八十一位應屆畢業生,各自佔住御書一角,演練起本門最為優雅的健身武術操。而傭兵大廳的另一角落,迅速跑上了一對早已準備的好、來自白馬地產的裝修工匠,他們飛速的用小葉紫檀、黃花梨木材將御書裝框完畢,並用最純淨的天然水晶琉璃為其蒙表。並動用九九八十一根精鋼打造的長釘,在主牆上做好了懸掛御書的槽架。兩根銀光閃閃的長鏈一端連線在盛放御書的畫框上,另一端透過一個滑輪組繞過主牆頂延伸到廳堂另一端,在那裡,已有六十四位身著金甲的壯碩漢子,隨時準備著拉動銀鏈,將御書牽扯到主牆的槽架上。

銀鏈的最末尾,用一段紅綢隆重綁紮著,紅綢的中心紮了一個鮮豔的花球,盛放在一盞玉盤之中,而這盞玉盤,則是託在一段潔白如玉的玉臂上,而玉臂的主人,則是閉月羞花的師師妹子。

眾人優雅的掌聲下,太史昆、趙佶二人攜手走進了那團花球。一道飄逸靈秀身影閃過,原來是少年燕青獻上了一柄象牙磨製的剪刀。太史昆結果剪刀遞給趙佶,趙佶卻是微笑著明智的拒絕了。太史昆優雅的舉起剪刀微微示意,一傢伙下去剪斷了花球。

粗獷的號子聲響起,六十四位天神打扮的漢子齊齊發力,裝裱在水晶相框中的御書“大宋傭兵”被高高扯起,穩穩停留在傭兵大廳巍峨的主牆之上。適時,恰好是正午時分,一縷最為明媚的陽光穿過天窗,頓時籠罩在御書之上。剎那間,大廳內光華萬丈,肅穆莊嚴,竟是有了幾分大結局的味道!

當然,現在大結局那就是太監了,所以這不是結局,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從這一時刻起,天京城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天下的認可,而傭兵這個職業,同樣也成為了陽光之下的職業。雖然在許許多多年之後,無數信仰自由、反對奴隸制、反對殖民制的鬥士們,會無比憎惡這個象徵著開啟了合法血腥武力擴張的日子,但他們同時也無法否認,他們之所以能凌駕在世界其他人種之上,優越愜意且不冒風險的談論著自由與民主,正是來自於先輩們瘋狂的掠奪。

當然,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風華正茂的昆哥閣下,並不瞭解